香港新闻网11月22日电 11月21日,中国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值得一提的是,5位有香港工作背景的科学家,在本次增选中入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这5人分别是香港大学副校长申作军、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捷、岭南大学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宋永端。
申作军表示,非常荣幸获选为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认为这份殊荣是对他和团队在创科领域的莫大肯定,也为他们的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强调未来会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与供应链优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产学研协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方案,为国家乃至全球的创科生态圈作出贡献。

网页截图
黄捷亦说,非常高兴收到这个好消息,“我怀着深深的感激和谦逊接受这一殊荣”。亦特别感谢中国工程院各位院士对其的极大信任。

网页截图
郭毅可也衷心感谢中国工程院给予的肯定,对能够当选外籍院士感到非常荣幸。他认为,这份殊荣不仅是对其个人科研工作的鼓励,更是对团队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认可,“我也感谢香港给了我一个为科学发展作贡献的宽广的舞台,未来我将秉持初心,致力推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研究,积极促进跨学科及国际合作,为工程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所长。”

网页截图
据了解,这5位科学家均出生于内地,在内地接受教育后赴海外深造,并曾在国外著名科研机构任职。他们目前在香港高校担任重要职务,并与内地有密切的科研合作交流,为推动两地科技交流作出过诸多贡献。
依照现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为外籍院士候选人。”对外籍院士候选人的评审,主要围绕其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国际声誉、学术地位、对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和促进中国工程科技界国际交往方面的贡献等进行。对于长期在中国全职工作的外籍院士候选人,着重看其对中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实质性贡献。
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908位,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1002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