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指跌2.45%失守3900点
【沪指跌2.45%失守3900点】沪深京三市超 5000 只个股飘绿,55 只个股跌停,锂电池产业链全线下挫,存储芯片概念集体回调 ——A 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罕见的寒潮。2025 年 11 月 21 日,A 股市场迎来深度调整。沪指跌破 3900 点整数关口,收盘报 3857.24 点,跌幅达 1.88%;深证成指报 12627.85 点,跌幅 2.72%;创业板指更是重挫 3.18%,报 2945.61 点。科创 50 指数同样表现疲软,下跌 2.61%,收报 1293.51 点。沪深两市成交额大幅萎缩,早盘半天成交仅 1.32 亿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今日 A 股呈现普跌格局,市场情绪降至冰点。从个股表现看,沪深京三市超 5000 只个股飘绿,上涨股票数量仅有 445 只。跌停个股数量达到 55 只,远超 28 只涨停股票,这种极端表现显示出投资者正在大规模撤离市场,尤其是从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中退出。尽管市场整体低迷,但仍有一些板块逆势走强。军工板块局部回暖,久之洋 20cm 涨停;农业板块表现活跃,荃银高科 20cm 涨停,神农种业涨超 9%。银行股继续扮演护盘角色,一度逆市上攻,中国银行涨超 1%,南京银行、中信银行等也逆市上涨。
今日市场的下跌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锂电池产业链全线下挫,成为重灾区。盐湖提锂板块大幅回调,金圆股份、盛新锂能、融捷股份均一字跌停,永兴材料跌超 7%,天齐锂业跌超 6%,赣锋锂业等跟跌。有色金属领跌两市,西藏珠峰、融捷股份、中矿资源、永杉锂业、盛新锂能等近 10 股跌停。存储芯片概念持续走弱,德明利、大为股份跌停。算力硬件题材集体回调,存储器、CPO 方向领跌,光伏、英伟达、稳定币、消费电子、半导体概念股跌幅靠前。电力设备表现同样不佳,天华新能、宏工科技、中来股份、诺德股份等近 10 股跌停或跌超 10%。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指出,投资者对美股 AI 估值泡沫的担忧持续攀升,引发美科技股抛售潮,短期对 A 股科技板块形成了直接压制。
A 股今日的大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发生在全球市场同步调整的背景下。隔夜美股市场上演惊心动魄一幕,尽管非农数据超预期推动早盘高开上冲,但盘中大幅跳水走低,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跌。这场暴跌迅速蔓延至亚太市场,日经 225 指数、韩国综合指数等主要市场纷纷大幅低开,形成连锁反应。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分析,美联储政策预期的摇摆引发美元汇率、美债收益率剧烈波动,带动跨境资本在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间快速切换,成为全球市场震荡的核心诱因。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导致 12 月降息概率大幅降温,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憧憬落空,资金从成长股向防御性板块转移,美股科技股领跌。同时,日本债券市场抛售潮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担忧,跨境资金风险偏好下降,新兴市场资产首当其冲。
面对市场大幅调整,各大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东吴证券认为,上证指数虽未跌破周二低点 3926 点,但收盘已十分接近,且周四阴线反包周三的震荡十字,技术上短期往 3900 点整数关口下探概率加大。财信证券则认为,短期内大盘震荡消化已相对充分,指数层面下探空间或相对有限。中期来看,在全球科技投资热情不减、“反内卷” 政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入市等因素支撑下,本轮慢牛行情的根基并未动摇。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强调,2025 年 AI 创新、民企支持政策、财政扩张及宽松货币环境等利好因素仍将持续支撑市场,国内外机构投资者潜在资金流入值得期待。深圳德讯证券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刘奎军也表示,沪指失守 3900 点仍属短期调整,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从资金面看,今日市场调整是外部流动性变化与内部结构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相较于海外市场的流动性驱动型调整,A 股的震荡更多源于内部结构性矛盾与外部情绪的共振。一方面,前期市场依托流动性宽松预期,完成了一轮阶段性估值修复,尤其是 AI、半导体等与英伟达产业链相关的板块,受益于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环比大增的行业红利,部分标的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另一方面,消费、地产等顺周期板块复苏进程不及预期,难以承接科技板块流出的资金,导致市场缺乏明确主线引领,在海外情绪冲击下更容易出现波动放大。宝晓辉补充道,美元指数高位波动导致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北向资金流入节奏放缓,进一步对科技、消费等与海外联动性较强的板块形成情绪传导。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阶段更应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恐慌割肉并非明智之举。全球市场的同步调整加速了 A 股阶段性调整的收尾进程,为优质标的提供了逢低布局的机会。短期来看,指数仍有反复震荡的可能,但在国内政策托底、估值优势凸显的背景下,回升的基础依然稳固,年内市场仍有上冲并创下新高的动力。胡墨晗建议可持续关注科技成长与 “反内卷” 政策主线,尤其是那些业绩确定性强、受益于 AI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细分领域,如 AI 服务器配套、高端芯片封装等,经过短期调整后,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国融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刘云龙表示,指数急跌不可持续,关注企稳反弹机会。海顺投顾黄俊则认为,行情进入月线级别调整,但中长期向上趋势未改变。
沪指失守 3900 点,创业板指重挫超 3%,超 5000 只个股下跌 ——这场突如其来的市场寒潮让投资者措手不及!当全球市场流动性预期发生变化,当内部结构性矛盾遇上外部情绪冲击,A 股市场的这场深度调整既是对前期涨幅的消化,也是对未来方向的重新选择。 而从机构共识来看,A 股在全球震荡中展现出的相对抗跌性,恰恰凸显了其长期配置价值,随着短期扰动因素的消化,慢牛基础仍将稳固。在恐慌与希望交织的时刻,保持理性、坚守价值或许才是穿越波动的唯一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