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号海外发布高燃视频:一切就绪 “一切就绪”背后的战略威慑与和平坚守!
创始人
2025-11-22 04:01:32
0

中国军号海外发布高燃视频:一切就绪

  【中国军号海外发布高燃视频:一切就绪】11月21日,中国军网英文版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最新发布高燃训练视频,配文:“一切就绪”。视频最后,导弹密集升空,给华夏儿女营造了满满的安全感。中国军号分别于11月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连续5日发布多条视频,包括高燃训练画面与动画等。中国军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官方账号,提供有关中国军事任务和国防发展的权威最新消息。11月13日,中国军号在上述社交平台发布日语海报: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必将迎头痛击!后于19日发布漫画海报,痛批“高市早苗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此外,国防部、解放军报、中部战区空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空军、南海舰队等也相继在海内外发声。

  中国军号此次发布的视频,以“导弹密集升空”的震撼画面收尾,但细观其内容架构,实则暗藏三层战略意图。视频中,054A型护卫舰在南海实弹演练的镜头尤为引人注目:面对模拟的“敌方”舰机联合拦截,舰艇雷达迅速锁定目标,反舰导弹精准命中海上靶标,防空系统同步拦截空中威胁。这一场景与10月31日发布的59秒南海实弹视频形成呼应,但此次更强调“单舰抗饱和攻击”能力——即便脱离航母编队支援,单艘护卫舰仍能在复杂海况中独立完成对海对空防御。

  这种战术层面的展示,实为战略威慑的基石。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后,多次在台海问题上发表挑衅言论,甚至暗示将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为军事介入台海铺路。中国军号选择此时发布高燃视频,恰似在亚太棋局中落下一枚“威慑棋子”。正如军事专家分析:“当导弹发射的烟雾在南海升腾,传递的不仅是军事能力,更是对挑衅者的明确警告——任何越线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中国军号的“五日连更”并非简单的视频堆砌,而是精心设计的传播策略。11月17日发布的航母甲板弹药转运视频,以“每一天都是训练日”的配文,展现中国海军常态化战备状态;18日的“如果你想要和平,就为那天而训练”视频,则通过士兵特写传递“以战止战”的决心;19日南海舰队“坐标已锁定”的喊话,更将威慑具象化为战术行动。这种“日常训练-和平理念-实战准备”的叙事逻辑,构建起从能力展示到意志宣示的完整链条。

  与之呼应的是,中国军号于11月13日发布日语海报,直指“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中方必将迎头痛击”;19日又以漫画海报痛批高市早苗“为军国主义招魂”。这种“多语种+多形态”的传播矩阵,既覆盖日本国内舆论场,又向国际社会传递清晰信号。国防部发言人蒋斌的表态更具分量:“日本若执意在台海问题上铤而走险,必将面对比80年前更彻底的失败。”这一历史类比,直指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原罪,形成道德与实力的双重压制。

  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本质是日本右翼势力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冒险尝试。其逻辑链条清晰: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推动修宪扩军,最终实现“政治大国”目标。但中国军号的系列行动,正以“规则制定者”的姿态重塑地区安全秩序。

  一方面,中国通过军事展示划出“红线”。南海实弹演练中“敌舰先开火、我方再反击”的情节设计,明确将武力介入的门槛定义为“实际威胁”。这种“防御性威慑”策略,既符合国际法中的自卫权原则,又避免陷入“先发制人”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中国通过舆论战瓦解日本右翼叙事。漫画海报中“军国主义幽灵”的意象,将高市早苗的言论与二战历史挂钩,使其在国际社会陷入道德困境。

  这种“硬实力+软实力”的组合拳,已产生实际效果。在11月20日的黄岩岛对峙中,菲律宾船只在中国实弹演习海域外30海里处主动停下,印证了“威慑比警告更有效”的铁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正通过行动定义“台海规则”——任何外部势力介入都将面临军事反击,这一规则若被国际社会接受,将彻底改变亚太安全架构。

  尽管中国军号的视频充满“火药味”,但其核心诉求始终是维护和平。11月18日发布的MV《若一去不回》,以解放南京的历史画面致敬先烈,传递“以战止战”的悲壮;东部战区《归程》微视频,则通过战士与家人的对话,展现“守护和平”的温情。这种“刚柔并济”的叙事,揭示中国军事行动的底层逻辑:威慑不是目的,而是避免战争的手段。

  正如网友评论:“最动人的和平宣言,写在护卫舰的垂直发射系统里。”当中国在南海部署054A型护卫舰,在台海划出“红线”,在舆论场痛击右翼言论,其本质是在为和平筑墙——用实力震慑挑衅者,用规则约束冒险者,用道义感化观望者。这种“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与某些国家“以武耀威”的霸权逻辑形成鲜明对比。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国军号的海外发声,既是军事传播的创新实践,更是大国博弈的战略宣言。当导弹的尾焰照亮南海夜空,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的军事实力,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和平坚守——这坚守,以实力为盾,以规则为剑,以和平为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