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男子请陪产假被开除 公司称纯属算计 申请陪产假被判旷工,公司“逆天”言论引发网友关注!
创始人
2025-11-22 01:02:06
0

  男子请陪产假被开除 公司称纯属算计

  【男子请陪产假被开除 公司称纯属算计】在当今职场生态中,劳动者与公司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场微妙的博弈,时而和谐共生,时而剑拔弩张。2024年11月4日,上海一男子因妻子临产申请陪产假,却在8分钟后被公司以“旷工”为由无情开除,这一事件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劳动者权益与公司管理边界的广泛讨论。2024年11月4日,上海一男子因妻子临产申请陪产假,8分钟后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公司辩称其请假系“算计”,并主张双休日工作应属常态。近日,记者获悉,经审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公司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即公司需支付曹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000元。对此,有网友表示“能说出休息日员工工作应属常态这句话,这老板多少有点法盲了,就是不想批员工假,觉得在员工不工作的时候发工资吃亏,直接辞退要赔钱,随便找了个理由不赔钱罢了”。2024年10月15日,曹某入职上海某公司担任会计,月工资8000元,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1月4日,曹某以妻子怀孕37周临产需陪护为由,向公司申请陪产假(11月4日至13日)。公司当即回复无该假期,9点06分以“11月1日无故旷工、违反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交接。公司称曹某11月1日旷工,实则其当日部分时段在岗。法院认定公司未提11月4日旷工事由,且无证据证明曹某旷工2天;公司“双休日员工应自觉工作”观点与法相悖,休息日加班需员工同意并付加班费;公司未证明员工管理条例经民主制定且公示,解除依据不足。

  曹某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10月15日至11月13日工资8783元及赔偿金8000元。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10月15日至11月1日工资4840元,驳回其余请求。

  一审阶段,曹某不服仲裁,诉至法院。法院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支付赔偿金8000元,但驳回陪产假期间工资请求(因劳动合同已解除)。二审时,公司上诉称曹某“借陪产假算计”,并主张其11月1日仅取物品、双休日应自觉工作。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强调公司解除行为缺乏制度依据且违反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法定情形(如严重违纪、不能胜任工作等),且需举证证明。本案中,公司未证明曹某旷工2天,亦未证明规章制度合法有效,构成违法解除。公司主张“双休日自觉工作应属常态”,违反《劳动法》关于休息日加班需协商一致并支付加班费的规定。法院明确否定该观点,维护劳动者休息权。虽公司否认陪产假,但根据《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符合条件的男职工有权享受陪产假。公司以“无该假期”为由拒绝,缺乏法律依据。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多地都明确规定了男性劳动者的陪产假权益。以上海为例,根据相关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这十天的时间,是法律为男性劳动者预留的与家人共度特殊时刻的宝贵时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剥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像上海这位男子遭遇的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劳动者在申请陪产假时,往往会面临公司的种种阻挠。有的公司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批准陪产假申请;有的公司则采取变相打压的手段,如降低绩效、克扣奖金等,让劳动者不敢轻易行使自己的权利。据一项针对职场男性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男性劳动者表示在申请陪产假时遇到过困难,其中近三成的人最终放弃了陪产假的申请。

  这位上海男子的勇敢维权,为广大劳动者树立了榜样。他深知自己的权益不容侵犯,在遭遇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不仅让他获得了应有的赔偿,更彰显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坚定保护。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劳动者要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面对公司的违法行为时,要勇敢地站出来,通过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拒绝批准陪产假或以不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往往有着其自身的利益考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往往希望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男性劳动者申请陪产假,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一些公司还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他们认为员工的工作时间越长,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忽视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公司往往将双休日工作视为常态,对员工的休息权利缺乏足够的尊重。就像上海这家公司辩称的那样,“双休日工作应属常态”,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法律规定,也忽视了员工作为人的基本需求。然而,公司的这种做法无疑是短视的。从长远来看,忽视劳动者权益不仅会损害公司的形象和声誉,还会导致员工流失率的上升,增加公司的招聘和培训成本。据统计,一家重视员工权益、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公司,其员工流失率往往比那些忽视员工权益的公司低30%以上。而且,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会更高,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这场劳动者与公司的博弈中,法律无疑是最公正的裁判。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包括陪产假、加班费、休息休假等,为劳动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法律也对公司的违法行为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以维护劳动市场的公平正义。除了上海男子的案例,还有许多类似的成功维权案例。比如,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小李,在加班后未获得应有的加班费,他通过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最终成功获得了数万元的加班费赔偿。又如,某制造企业员工小张,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他通过诉讼途径,不仅恢复了劳动关系,还获得了相应的经济补偿。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法律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

  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遭遇公司违法行为时,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加大对违法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劳动市场环境。

  陪产假之争,看似是劳动者与公司之间的一场小冲突,实则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和重视。在这场博弈中,法律是守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固盾牌,劳动者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司也应转变管理理念,尊重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公司与劳动者的共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职场生态才能更加健康、和谐,社会才能更加公平、正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