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昕:对不起家庭和同事
【许昕:对不起家庭和同事】11月21日消息,许昕在全运会男团决赛后公开致歉,坦言备战期间对家庭和同事的亏欠。上海队1-3不敌北京队,许昕在男双、男单两场比赛中均告负。 许昕坦言:“有了家庭、孩子,自己就要去当好一个父亲、要去尽责。去真的备战全运会时,其实在家庭、事业上都有些冲击,我觉得也有点对不起家庭和我公司的同事。下班了回去,我要开始工作了。”许昕在一次采访中坦诚地表示:“虽然我一直调侃自己年龄大、年龄大,但你们看看旁边,还有个马龙呢,他比我还要年长一些。说实在的,我觉得在这个年纪,除了马龙,应该没有谁能比我更强了。我觉得人嘛,还是得有点自信。当然,如果我说自己比马龙强,那肯定没人信,但这说出去也不丢人,毕竟马龙是那样的传奇。”他说这话时,眼神中闪烁着运动员特有的坦率与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物理定律。马龙,就像是他职业生涯中那盏永远亮在前方的灯,他看得见那光芒,却始终隔着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这种比较,从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开始,一直伴随着他,既是压力,也是他不断前进的坐标。但许昕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从不回避这种比较,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清醒的自信,一种激励自己不断突破的力量。
从国家队的“人民艺术家”,到如今身兼运动员和企业职员的多重身份,许昕在多个角色间游刃有余地穿梭。他坦言,自己对同事感到有些歉疚,因为在备战期间,他无法全职投入到工作中。这种歉疚感,不仅道出了他个人的情感,也揭示了当代职业运动员的普遍困境——他们不再只是赛场上挥拍的个体,更是社会网络中的一环,需要平衡家庭、工作、训练等多方面的责任。
许昕的歉疚,是一个男人在多重身份间的真实挣扎,是他对家庭、对工作的责任感体现;而他与马龙的故事,则是竞技体育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他们既是对手,更是彼此职业生涯的见证者,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在追求极致的路上,许昕或许永远追不上那个叫马龙的影子,但他用自己的方式,照亮了属于自己的那片球场,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2025年全运会乒乓球赛场,35岁的许昕再次成为了焦点。他用一场场“不按套路出牌”的表演,让观众惊呼连连:“这哪是比赛?分明是乒乓艺术展!”从男双首秀的“暴力美学”,到男单八强的“极限拉扯”,再到男团赛场的“背后击球”名场面,这位国乒“金左手”用实力与创意,将竞技体育的热血与艺术表演的灵动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11月14日,许昕终于迎来了全运会的首战。作为上海队男团的“定海神针”,他与搭档周恺(三号主力)迎战江苏组合曹彦涛/陈亚轩。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决,却因许昕的“艺术化操作”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首局6-11落后时,他突然祭出标志性“背后击球”,球如流星般擦网而过,直接打懵了对手;第二局9-7领先时,他又用一记360°转身回球,让解说员都惊呼:“这球是突破了物理定律!”最终,许昕/周恺以3-1轻松拿下首盘,为上海队锁定胜局。网友们纷纷调侃:“许昕打球,对手连表情管理都来不及,只能一脸懵圈!”
11月16日,男单赛场迎来了一场“艺术与力量的碰撞”。许昕对阵周雨,两人从发球到相持,每一板都充满了戏剧性。许昕的直拍快攻如刀光剑影般犀利,周雨的横拍弧圈则似重锤出击般有力。第三局局点时刻,许昕突然退至远台,用一记“海底捞月”救起濒死球,随后反手暴冲得分,引得全场观众沸腾不已。最终,许昕以4-2晋级八强,赛后他自嘲道:“这球是基本功不足的无奈创新。”但国际乒联解说却盛赞:“许昕把乒乓球打成了行为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11月18日的男团1/4决赛,许昕再次成为了全场焦点。首盘男双,他与周恺配合默契,用一记“背后击球+胯下击球”的组合技,直接打崩了对手的心态;第三盘单打,面对江苏队陈亚轩,他更是在局点时刻上演了“极限拉扯”——连续五板远台对拉后,突然变线得分,让对手跪地叹服、心服口服。赛后,上海队教练笑称:“许昕的球,我们自己人都猜不透,他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许昕的“艺术”标签,早已超越了技术范畴,成为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网友们总结了三大理由,句句戳中笑点!第一,“对手沦为背景板”的表演欲!当其他选手都专注赢球时,许昕却在思考“如何赢得更帅”。他的背后击球、海底捞月、360°转身回球等动作,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每一步都暗藏战术、充满智慧。例如,在2025年与马龙的单打决赛中,他曾在局点时刻突然使用背后击球,不仅得分,更击溃了马龙的心理防线,导致其后续连续三次模仿失败,最终0-4落败。网友们戏称:“许昕打球,对手连剧本都跟不上,只能甘拜下风!”
第二,“快乐乒乓”的代言人。许昕的赛场从不缺乏笑声和欢乐。2025年4月,他与马龙在校园活动中合演“背后击球+胯下击球”的花式组合,被网友封为“国乒喜剧人”,让人捧腹大笑。他甚至将“背后击球”注册为商标,并设计成个人体育公司的Logo,自嘲道:“打球赚的钱,可能不够付动作专利费!”这种幽默感和自嘲精神,让他更加接地气、深受球迷喜爱。
第三,“技术与耍帅齐飞”的硬实力。许昕的“艺术”从不是花拳绣腿、华而不实。作为世界乒坛罕见的左手直拍选手,他的正手弧圈球势大力沉、旋转强烈,反手快攻犀利无比、速度惊人。2025年全运会男团赛场,他单打胜率高达100%,双打搭档周恺的胜率也超80%,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艺术”并非虚有其表。网友们评价道:“许昕用实力证明,艺术家的底气,是赢球!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极限的勇气和决心!”
从伦敦到东京,从奥运冠军到“人民艺术家”,许昕的职业生涯始终充满惊喜。2025年全运会,他再次用行动诠释:竞技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胜负,更在于那份“把简单动作做到极致,把常规比赛打成表演”的松弛与热爱。正如网友所说:“看许昕打球,就像在欣赏一场魔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用哪种方式征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