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日本加强军力部署长期觊觎台海
【专家:日本加强军力部署长期觊觎台海】近日,随着日本政客高市早苗涉台挑衅言论持续发酵,自卫队在靠近台海的西南诸岛加速军事部署的动向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惕。军事专家指出,日本以“西南方向局势紧张”为借口,自2016年起在西南诸岛投入数万亿日元打造“不沉航母”群,其军事化进程已对地区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日本构建的军事网络以九州岛南部至冲绳群岛为轴线,覆盖与那国岛、石垣岛、宫古岛、冲绳岛等12个关键岛屿。其中,距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部署有160人沿岸监视队和电子战部队,配备全天候监控雷达;毗邻台湾的石垣岛驻军近600人,配备地空导弹、岸舰导弹及可覆盖台湾北部的防空雷达。更值得关注的是,自卫队正在为这些岛屿换装射程超1000公里的增程型12式导弹,使其打击范围延伸至中国东南沿海。在宫古海峡周边,宫古岛和下地岛驻有720人警备队,配备多型导弹及3座可起降C-130运输机的机场。作为西南作战指挥中枢的冲绳岛,陆上自卫队第15旅团将于2027年扩编为4000人规模的师团,并组建“冲绳防卫集团”专责岛屿攻防。北部的奄美大岛和马毛岛分别部署导弹阵地和F-35战机基地,形成南北呼应的防御纵深。据披露,日本计划在西南诸岛新建130座弹药库,重点储存远程巡航导弹。与此同时,海上自卫队在宫古海峡部署8架MQ-9“死神”无人机,配合20架P-3C反潜巡逻机构建24小时侦察网。航空自卫队则将西南航空方面队扩编至40架战机规模,并逐步替换为F-35隐形战机。
美国对日本的军事松绑成为关键推手。2023年美方批准向日本出售“标准-6”防空导弹,并允许其研发射程达1500公里的12式改进型导弹。在2025年“利剑”联合军演中,美日首次模拟“台海冲突”场景,演练“海上封锁”“人员撤离”等科目,更邀请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参与,试图构建多国干预阵线。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推动《自卫队法》修订,企图将“自卫队”改称“国防军”,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同时,内阁官房制定“台海避难计划”,要求在冲突爆发后6天内撤离冲绳先岛群岛12万居民,为军事行动腾出空间。这种“未雨绸缪”的部署,暴露出其战略意图的侵略性。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拥有5艘“直升机航母”,其中“出云”号和“加贺”号已完成改装,可搭载F-35B战机。8艘宙斯盾驱逐舰具备“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能力,形成覆盖第一岛链的打击网。陆上自卫队则列装高超音速滑翔弹,其5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使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日本军事部署的侦察半径、打击范围与台湾岛高度重叠。军事专家指出,石垣岛部署的增程型导弹可覆盖台北、基隆等重要城市,而宫古海峡的封锁能力将严重影响中国海军前出西太平洋的通道。这种“以台制华”的布局,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日本2024年度防卫预算突破6.5万亿日元(约合4300亿元人民币),连续12年增长。其采购清单中包括“战斧”巡航导弹、F-35战机等进攻性武器,与“专属防卫”原则背道而驰。这种扩张态势迫使周边国家加强战备,地区安全陷入“安全困境”。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正是通过西南诸岛发动对东南亚的侵略。如今,同样的地理节点再次被军事化,其战略意图令人警惕。正如基辛格警告:“军事冒险主义终将反噬自身。”日本若执意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面对日本的挑衅行为,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火箭军装备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2000公里)和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4000公里),可对西南诸岛军事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海军055型驱逐舰、航母战斗群与空军歼-20战机、轰-6K轰炸机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足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历史昭示,和平需要各方共同守护。日本应认清形势,停止在台海问题上玩火,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地区国家需加强安全合作,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避免陷入阵营对抗的漩涡。唯有如此,亚太长治久安的愿景方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