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军团出击 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
【无人军团出击 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11月21日消息,央视报道无人军团出击,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令一众网友关注!随着战争形态迭代,无人力量正在悄然重塑战场规则,以更隐蔽、更灵活的姿态助力登陆作战实现新的飞跃。超燃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这场演练揭示了一个真相:中国军队正以“无人化+智能化”为核心,重构现代战争的底层逻辑。从陆地到海洋,从天空到深海,一场由“国之重器”引领的军事革命,正在改写全球战略平衡。军事评论员 魏东旭:未来,在两栖登陆作战的兵力结构中会出现机器人军团,也就是机器人陆战队,比如武装机器狗、轻型无人车,或者无人侦察和突击车,都可以利用在两栖攻击舰上垂直起降的无人机进行快速投送。据视频显示,无人机群,它们如同黑色的幽灵,从登陆舰上迅速起飞,在低空盘旋几圈后,便朝着海岸线疾驰而去。这些无人机型号各异,有的负责侦察,它们凭借着小巧灵活的身形和先进的传感器,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自如,将海岸线上的敌方防御工事、兵力部署等信息实时传回指挥中心;有的则搭载着小型炸弹,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一枚枚炸弹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准确地命中目标,瞬间爆炸产生的火光和烟雾弥漫开来,给敌方造成了巨大的威慑。
专家表示,未来还会有大量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在两栖攻击舰的船坞中进行部署,无论是具备飞行与游弋能力的机器人,还是秉持仿生化设计理念、能够自如行走、奔跑乃至跳跃的机器人,均可将两栖攻击舰作为搭载平台,对敌方实施无人化、智能化的作战行动。
再据视频可见,与此同时,地面上的无人战车也开始了行动。它们从登陆舰的舱门中缓缓驶出,沿着预设的路线向岸边挺进。这些无人战车外形坚固,装备了强大的火力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自如行驶。在前进过程中,它们不断遭遇敌方的火力阻击,但凭借着先进的避障系统和强大的火力反击能力,成功地突破了敌方的防线,逐渐逼近敌方的核心区域。
2025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突破820亿美元,中国占据关键份额。某军事单位高原演练中,多型无人机15分钟内完成20平方公里全域态势构建,目标识别准确率达97%;第四代自主决策无人机占比38%,模块化设计使其可兼容侦察、排爆、运输等8种任务,切换耗时仅45秒。
复合型无人艇实现水面-水下双域作业,搭载智能算法自主规划救援路径,任务成功率提升至91%;水下无人潜航器与水面无人机协同,在激流中完成人员搜救,响应时间较传统方式缩短60%。无人运载车在高原碎石路段通过性达92%,排爆机器人处置哑弹效率较人工提升75%;武装机器狗已具备负重20公斤、攀爬30度斜坡能力,成为城市巷战“先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017年完成119架无人机蜂群测试,2025年已实现数千架无人机协同作战。在模拟演练中,3-5台无人机编队覆盖20平方公里区域,通过分布式指挥系统实现毫秒级数据融合,战场态势共享延迟控制在0.8秒以内。歼-20隐身战机与飞鸿-97“忠诚僚机”编队测试成功,无人机承担侦察、干扰等高危任务,有人机在安全距离指挥协调;2025年即将首飞的“九天”无人机母舰,可搭载200-300架微型无人机,航程7000公里,将蜂群作战半径延伸至第二岛链。
军事单位无人机操作手培训周期压缩至45天,较五年前缩短60%;VR模拟训练系统构建1:1虚拟战场,支持电磁干扰、气象突变等12种复杂环境,训练场景覆盖率达95%。
30颗卫星组成全球导航系统,定位精度达±0.3米,为无人装备提供“中国坐标”;2025年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任务发射在即,深空探测能力持续突破。C919年产能达120架,国产航电系统占比78%;运-20运输机与轰-6N战略轰炸机组成“空中投送矩阵”,支撑无人装备快速部署。“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实现255个光子操纵,算力达全球最快超算1.2亿倍,为无人系统自主决策提供算力支撑。
福建舰入列后,中国海军航母数量达3艘,055型驱逐舰(北约称“全球最强”)批量服役,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可搭载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长征18号”核潜艇与JARI系列无人水面舰艇形成“有人-无人”协同体系,HSU-001自主潜航器执行长时间侦察任务,构建“水下长城”。
东风系列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东风-21D/26“航母杀手”形成“区域拒止”能力;2025年核弹头数量达600枚,较2019年翻倍,火箭军导弹基地储备导弹超5000枚。“神威·太湖之光”等超算支持导弹气动设计、轨迹模拟,将研发周期缩短40%;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加速新材料研发,提升导弹突防能力。
2025年全球火力指数排名中,中国军队位列第三,亚洲第一;拥有2200架战机(歼-20列装超200架)、459艘战舰(含3艘航母)、5000枚导弹,综合实力超越俄罗斯在亚洲的投射能力。
2025年GDP规模达19.23万亿美元,制造业占比全球35%,风电光伏装机容量、锂电池产量全球第一,为军费投入(2490亿美元,增长7.2%)提供坚实支撑。AI专利占全球六成,5G基站达470.5万个,量子通信、核聚变等技术进入工程化阶段,推动无人作战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跃迁。
从抢滩登陆演练中的机器狗,到深空探测的量子计算机;从南海巡航的055大驱,到西北大漠的东风导弹——中国正以“无人化”为突破口,将传统军事优势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起“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一体作战体系。这场革命不仅重塑了战争形态,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在21世纪的战略竞争中,中国已从“追赶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未来,随着“九天”母舰首飞、量子导航普及、六代机列装,中国军队的无人化征程,必将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