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借台湾生事只会给日本找事 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创始人
2025-11-20 22:02:59
0

外交部:借台湾生事只会给日本找事

  【外交部:借台湾生事只会给日本找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和谴责!”2025年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严正表态,如果日方拒不撤回错误言论甚至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这场外交风波源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言论。她公然将“台湾有事”与“存亡危机事态”相挂钩,暗示日本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冲突,触犯了中方底线。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毛宁强调:“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认错纠偏,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当被问及中方将采取哪些具体反制措施时,毛宁回应称,日方首先应当收回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否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场外交风波的核心在于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据报道,高市早苗是日本历任首相中第一个明确表态将“台湾有事”与“存亡危机事态”相挂钩的领导人。这意味着一旦出现这种“事态”,日本即可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日本武力介入台海成为可能。毛宁在记者会上回顾历史时指出:“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以所谓‘存亡危机’和‘自卫’为名发动对外侵略,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惯用伎俩。”她列举了1931年日本以“能否得到满洲”威胁日本存亡为由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及此后宣称“‘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存亡之战”等历史事件。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毛宁的发言充满了历史警示意味。“警钟已经敲响,悲剧不能重演。”毛宁强调,“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坚决阻击任何复活军国主义的图谋,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守护世界和平。”针对日本寻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野心,毛宁也作出了明确回应。她指出:“日本在二战期间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时至今日,日本仍未彻底反省战争罪责。”“这样的国家承担不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方对日方的反制措施已初步显现。在记者会上,有记者询问中国是否已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毛宁回应称:“日方此前承诺履行输华水产品监管责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日本水产品输华的先决条件,但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诺的技术材料。”她进一步强调:“近期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倒行逆施,在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强烈公愤。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不仅引发中方强烈反应,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抗议浪潮。11月19日,日本京都市超过百位民众自发举行集会,抗议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行。集会者手持写着“不要拿台湾作借口,挑起战争,高市早苗撤回言论”的条幅,表达民众心声。一位集会参加者直言:“我们不需要挑动战争的首相,必须立即撤回所谓‘台湾有事’的言论。”另一位集会者表示:“高市那样不负责任,轻率地煽动战争的言论让人非常担忧。我们真的想与中国友好相处,日本应该进一步好好反省战争。”

  台湾岛内舆论也对高市早苗的言论提出了批评。据台湾《联合报》18日社论指出,“对日本而言,台海问题就像不能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直以来,无论日本执政者如何“亲台”,在涉台问题上始终保持“战略模糊”态度。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表示,日本“从未尊重台湾”,而是借台海问题谋求恢复昔日“军事影响力”,“台湾绝不应沦为日本对华博弈的‘外交棋子’”。台湾时事评论员杨永明认为,高市早苗此举并非为了台湾,而是日本右翼势力借台海问题放大“中国威胁”,进而推动日本国防与核政策。

  高市早苗的言论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广泛关注。在11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对台海局势可能升级表示担忧一事提问。发言人毛宁当时明确回应:“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她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

  历史不会忘记,以所谓“存亡危机”为名发动侵略,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惯用伎俩。80年过去了,国际社会仍需高度警惕任何复活军国主义的图谋。日本若在台湾问题上一条道走到黑,必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