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20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其闭幕式将于21日在深圳举行,香港赛区最后进行的赛事在20日收官,期间共承办了8项竞赛项目,并共同举办了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两项具历史意义的跨境赛事。

11月16日,铁人三项混合接力决赛,参赛选手在游泳比赛中。图片来源:新华社
香港队在十五运会获得历届最佳成绩,截至19日晚上,香港队在十五运会帆船、自行车、网球、游泳、橄榄球、铁人三项和击剑赛事中,共取得9金2银8铜,共19面奖牌。此前,香港队的最高记录为2017年十三运会的16面奖牌。
除了奖牌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和体育精神本身更是全运会的“精神内核”,十三运会首次取消了各类排名榜单,此后一直延续,群众的参与也逐渐成为全运会的特色。
其中,来自香港、81岁高龄的张耀钊参与了十五运会的群众赛事项目,他在70岁或以上组乒乓球男子单打的赛场上赢得不少人的掌声。张耀钊在赛场的表现拓展了全运会“全”字的含义,央视新闻曾在报道中形容,“全”字现在还加上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龄友好”的新理念。
本届全运会的另一大特色是跨境赛事,其中男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赛决赛是全运会历史上的首个跨境赛事,更是本届全运会唯一横跨粤港澳三地的赛事。市民吴先生当天对记者说:“这次的公路自行车赛体现了粤港澳三地的融合、跨境的融合,所以特别来现场感受一下。”
另一场跨境赛事同样通过香港,深港马拉松15日清晨鸣枪,选手则戴上特制手环,“无感通关”跑过深圳湾大桥。赛事更引起了香港市民对跨境赛事的向往,当天五度参与过香港“街马”的观众罗女士对记者表示,马拉松是一般人最容易参与的比赛,希望当局能考虑办跨境赛,“一定很吸引人”。
十五运会的办赛要求则是“简约、安全、精彩”,因此香港赛区将大部分项目设于现有场馆,或设立临时场地。其中,设置于铜锣湾闹市中央的沙滩排球场是从硬地足球场临时搭建而成,但临时并非马虎,重庆队的韩金谕和杨子琦赛事后对记者表示,现场无论场地、观众气氛、比赛氛围都非常好,她们特别提到,“香港这个场地,比其它的场地都要宽阔一点,救球都不会被阻碍”。
“简约”也使得场地能迅速还原,香港文旅新地标启德体育园主场馆14日完成全运会7人制橄榄球赛事后,已在18日摇身一变,成为亚洲杯外围赛的战场,当晚中国香港队对新加坡的赛事共吸引近4.8万人进场,刷场馆纪录。
记者19日晚在男子花剑决赛的现场注意到,众多市民到场支持主场争金的香港队,但当主持人介绍并引领观众为对手福建队打气时,观众也会一同打气;赛事进行期间,无论那一队得分都会欢呼,体现出全运会特有的气氛,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
粤港澳三地此次承办十五运会的成功经验,让世界看见湾区的文体潜力,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早前访港并到启德主场馆观赛,他表示:“你们有世界级的体育设施、热爱体育的群众,你们有(申办奥运的)一切条件。”据悉,拟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城市将于2027年提出申请,国际奥委会将在2029年作出决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