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的施压正在逐渐上升 日本死撑属于“不自量力”!
创始人
2025-11-20 16:03:42
0

中国对日本的施压正在逐渐上升

  【中国对日本的施压正在逐渐上升】“如果日方拒不撤回,甚至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厲、堅決的反制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2025年1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声明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荡,这是中国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的最新回应。11月18日,中国外交部官员在北京同日本外务省官员举行磋商,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错误言论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而日方代表金井正彰却表示拒绝撤回相关言论,双方会谈一度陷入交锋。

  中国对日本的施压正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外交层面,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此前已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11月18日的司局长级磋商中,中方官员再次明确要求日方收回错误言论。民生领域,中国文化旅游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均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些措施迅速产生了实际效果,日本共同社报道称,中方采取的措施超出了日本政府的预期。经济层面,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面临新的障碍。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1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将加强与中国沟通协调以推动日本水产品顺利出口。但外务省干部透露,中方似乎态度消极,事态可能发展為事实上的暂停进口。

  中国对日施压的经济后果已经开始显现。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近日表示,如果访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初步计算日本经济损失将达2.2万亿日元(约合1011.6亿元人民币)。事实上,影响已经超出旅游业范畴。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18日连续第3个交易日下跌。日本共同社当天报道称,多项中日商务活动已延期或取消。文化领域也不例外。《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等进口日本影片将暂缓上映。经向影片引进方和发行方核实,此次调整是对日本进口片综合市场表现与我国观众情绪评估作出的审慎决策。

  面对中方持续加码的施压,日本国内出现了不同声音。日本政府方面,官房长官木原稔在19日的记者会上强调,并未收到中方有关停止进口水产品的正式通知,同时指出“切实落实日中之间已达成的共识比什么都重要”。日本政界则呈现出分化态势。自民党政调会长小林鹰之向媒体强调称:“需要让中方冷静应对。” 而立宪民主党政调会长本庄知史则在记者会上表示担忧称:“水产品商可能会受到巨大打击。”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内持续谴责高市错误言论,呼吁其“应当明确撤回”。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直接批评称:“首相高市早苗的发言令双边紧张关系加剧。这是政治的责任。”

  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长期历史修正主义立场的延续。评论文章指出,高市涉台错误言论创下了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的多个“首次”:这是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从主张删除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推动自卫队改为“国防军”,到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并否认“慰安妇”等战争史实,高市的言行显示出鲜明的历史修正主义倾向。今年7月,高市所在的自民党与日本极右翼政党维新会结盟,两党联合执政协议明确提出“两年内修宪”,删除和平宪法第九条中“不保有战力”条款,这无疑是对曾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巨大伤害。

  高市早苗的言论不仅引发中方强烈反应,也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批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日前表示,高市早苗奉行历史修正主义政策,日方发表大量反俄言论,与其声称的对俄关系正常化意图互相矛盾。韩国政府对高市声称独岛(日本称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表示严正抗议,并暂停了原定于11月举行的韩日联合演习。韩国总统室16日还宣布,将在正式文件和公开场合使用的东北亚三国表述顺序统一为“韩中日”。朝鲜媒体同样发文批评日本暴露“战争国家的丑恶嘴脸”。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行引发周边多国同声抗议批评,为冷战结束以来所罕见。

  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9日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和谴责。如果日方拒不撤回,甚至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国际锐评》指出,作为有历史责任感的大国,中国的反击不只是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也是在维护战后秩序及地区和平,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的有力压制。尤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高市所作所为直接否定抗战胜利成果、挑战国际秩序、冲击道义良知,中国反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更加凸显。

  中国对日本的施压仍在持续加码!从外交交涉到经济反制,从旅游警示到文化产品调整,中国的回应既有章法又有力度。日方若继续一意孤行,必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殷鉴不远,高市开历史倒车,必将走向失败的结局。” 日之中国已非昔比,任何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红线中的红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