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信号!日本首次出口爱国者导弹
【危险信号!日本首次出口爱国者导弹】东京街头,和平宪法精神与武器出口的现实形成微妙对比。一枚由日本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成为地区安全格局中一颗不安的棋子。11月19日,日本共同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已正式向美国出口航空自卫队持有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于本月内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交付。这是2023年日本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后,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成品,标志着日本战后武器出口政策的重大转折。
日本此次对美出口“爱国者”导弹,是其国家安全政策的实质性突破。根据共同社报道,这批导弹是日本根据美国企业许可证在国内生产的“授权生产品”,属于PAC-3拦截导弹类型。日本防卫省强调,这批导弹将仅供部署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美军部队使用,且不会转让给第三方。
此次出口的实现,直接源于2023年12月日本政府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重大修改。当时,岸田内阁审议通过新版“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运用指南,允许日本承包商向制造许可证来源国出口国防装备成品。这一修改彻底改变了日本长期以来原则上禁止武器出口的政策。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对此评价:“武器出口三原则基本上不允许武器出口,仅在必要时设下例外规定。而‘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则是基本认可武器出口,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禁止内容及审查机制。”
此次导弹出口的直接诱因,是俄乌冲突导致的美国导弹库存紧张。美国因持续援助乌克兰,自身拦截导弹出现短缺,故而向日本提出出口请求。日本通过出口导弹间接支持乌克兰危机应对,尽管防卫省明确表示这批导弹不会直接提供给乌克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已对日本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表示关注:“由于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毛宁强调,中方敦促日方切实尊重周边邻国的安全关切,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军事专家张学峰认为,这次修改是一次“自我松绑”,日本显然已无意在武器出口方面进行自我约束,“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将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以出口“爱国者”导弹为模板,可能对外出口更多致命性武器。这标志着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从专守防卫转向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合作。这一转变可能对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引发周边国家的高度关切。日本战后长期遵循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已被彻底重塑。随着“爱国者”导弹运往美国,日本安全保障政策迎来重大转折点。
这不仅是一次武器交易,更是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宣言——和平宪法的精神正被一步步掏空,东亚地区的新安全格局悄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