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
【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近日,多名群众反映,他们的亲人被诱骗到缅北,希望得到帮助,同时也希望通过亲身惨痛经历,警醒社会上更多的人。经记者了解,这些失踪人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以高薪工作为由,被诱骗至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几经转手,被卖到缅甸的电诈园区。得知亲人被骗到缅北电诈园区,家属们焦急万分,赶紧报警,同时想方设法去取得联系。然而千方百计打听得到的信息,却令家人们人心如刀绞!这些被骗缅北电诈园区的失踪者都是成年人,他们的遭遇令亲人无比痛心,同时血泪的教训也令人警醒!从这些被骗到缅甸的受害者家属口中得知,有人因为高薪的背货工作被骗走,有人被卖了三次,有人受到威胁要扔到海里喂鲨鱼,有人被拿枪指着。有受害者家属痛哭:“哪怕你给妈妈报一次平安也好啊”有受害者家属表示:“就过年的时候报了一个平安,之后再无消息。中间孩子发了一个信息,我感觉孩子非常绝望的声音,孩子说妈你就当没生过我。”据统计,仅2025年10月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7个家庭向媒体求助,称亲人被诱骗至缅北电诈园区。这些受害者中,有中专毕业的奶茶店员工、叛逆辍学的16岁少年,甚至包括海归硕士——他们被“月薪过万”“包机票”的承诺蛊惑,却在偷渡边境后被武装分子用枪口押送至妙瓦底、小勐拉等“三不管”地带。“他们像牲口一样被转卖。”曾被困妙瓦底园区的一名受害者回忆,自己作为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因“跨境电商翻译”的招聘信息被骗至泰国,最终以20万元的价格被卖给电诈公司。园区内,上千名“员工”被强制佩戴工作牌,业绩不达标者会遭受电棍殴打、水牢囚禁,甚至被活体摘取器官。更令人发指的是,诈骗集团将虐待视频发给家属勒索赎金,一位浙江母亲曾收到儿子被电击的影像,对方开口就要40万元。
在缅北的黑暗世界里,“妈妈”二字成了最禁忌的词汇。有人被相识七年的“朋友”骗至妙瓦底,因每月仅完成20万美元业绩(目标100万),被看守用电棍击穿耳膜。他偷偷用支付宝发消息给父亲:“快报警,被发现会被枪杀。”而四川16岁少年被网友以“背货一趟赚15万”诱骗至缅甸,其父举债跨国寻找,却只接到儿子被控制的“报平安”电话——“爸,我很好”的背后,是枪口抵住后脑勺的死寂。
这些孩子并非贪心之徒。有人想用四个月工资为母亲修房;有人希望给父亲换辆新车;有人作为长子,想分担养家的重担。但诈骗集团精准拿捏了底层青年的软肋:他们用“改变命运”的幻梦,将善良与孝心转化为锁链。当受害者意识到被骗时,护照已被没收,手机被监控,甚至被强迫与家人视频“报平安”——镜头里青紫的眼角、颤抖的嘴角,成了父母余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缅北电诈的猖獗,暴露出一条跨国犯罪产业链的狰狞面目。从国内“熟人”拉人头、虚假招聘网站发布信息,到边境“蛇头”组织偷渡,再到缅甸地方武装提供“保护”,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操盘。一位逃脱者透露,诈骗公司甚至编写了《报平安话术指南》,教导受害者如何用颤抖的声音欺骗家人。
更令人愤怒的是,部分社交平台成为犯罪温床。尽管国家反诈中心持续封禁涉诈账号,但骗子仍利用境外服务器、虚拟号码逃避监管。2025年10月,国家网信办通报称,某短视频平台因审核不严,导致32个招聘类账号成为缅北诈骗引流工具,相关负责人被依法追责。
面对猖獗的犯罪,中国警方正展开跨国行动。2025年11月,中缅警方联合捣毁妙瓦底3个电诈园区,解救被困人员127名。但救援远比想象艰难——部分园区位于军事冲突区,武装分子甚至与诈骗集团勾结,设置路障、埋设地雷阻挠解救。
当他们说出“就当没生过我”时,他们早已不是贪心的赌徒,而是被黑暗吞噬的受害者。那些被电棍击碎的尊严、被铁链禁锢的青春、被泪水浸透的亲情,都在控诉着一个真相:在缅北的炼狱里,没有发财梦,只有以自由与生命为代价的绝望。这场战争需要更多力量加入——平台需斩断犯罪链条,警方需深化跨国合作,而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照亮黑暗的火把。当“高薪陷阱”成为常识,当“陌生招聘”引发警惕,当每一句“妈,我很好”都能被识破谎言,或许终有一天,“就当没生过我”的哭喊,将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