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东京一留学机构已有近20人退学
【日本东京一留学机构已有近20人退学】日本东京一家留学机构里,近20名中国留学生陆续办理退学手续。咨询电话响个不停,内容却从“如何申请”变成了“怎样退费”——这突如其来的退学潮背后,是中日关系变化正在深刻影响普通人的求学路。2025年11月19日,日本东京一家留学机构已出现近20名中国学生退学的情况。这一现象发生在中方发布赴日留学预警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日本多所高校都面临中国留学生相关计划变动的问题。名校招生办被中国家长的咨询电话打爆,不少家庭直接取消了明年的赴日留学计划。学生宿舍空置率上升,高校学费收入面临缩水压力,一场由政治因素引发的教育领域震荡正在显现。
这次退学潮的直接导火索,是中方发布的一系列留学预警。11月16日,中国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明确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预警指出,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对留学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也提醒已在日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这一系列预警成为留学生及家长调整赴日计划的重要参考。这些预警的发布,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密切相关。政治环境的变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学生和家长对日本留学安全性的判断。
在东京这家留学机构出现近20人退学的同时,更大范围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不少家庭直接取消了明年的赴日留学计划,转而考虑其他留学目的地。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已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也受到影响,部分学生考虑提前结束学业回国。原本稳定的留学生群体出现了动摇,学生宿舍空置率上升,高校学费收入面临缩水压力。从个体退学到群体担忧,这场退学潮正在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
选择退学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艰难决定。根据日本留学签证规定,留学签证与语言学校入学紧密绑定。中途退学后,学校会向入管局报备,导致签证在退学手续完成时立即失效。若未及时离境,可能被视为非法滞留,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强制遣返,影响未来赴日签证申请。经济上的损失同样不可小觑。日本语言学校通常按学期或学年收费,退学时可能仅退还部分未使用学费。此外,入学金、教材费、保险费等一次性费用,通常不予退还。
更长远的影响在于学业连续性。退学可能导致出勤率证明和成绩单不完整,影响未来大学申请。这些现实困难使得退学决定更加艰难。
这并非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首次遭遇困境。近年来,一系列学术丑闻已为日本留学环境蒙上阴影。2025年早些时候,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早稻田大学本科毕业前夕,因申请研究生院所提交的多益成绩被学校认定存在不正当行为,遭学校处以无限期停学处分。更早的案例中,日本媒体曾曝光中国不法业者长期从事专业“考试作弊仲介”,提供详细作弊流程,甚至推出“访日作弊套装行程”。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此次退学潮与之前的学术丑闻叠加,进一步动摇了中国家庭对日本教育环境的信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台不到一个月,就在涉台等敏感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不仅引发中方强烈抗议,也导致了实质性的民生领域连锁反应。从教育到旅游,从经济到文化交流,日本一系列危险政治动向正在各个领域引发反噬效应。中国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和提醒,正是应对日本错误言行的必要措施。这种政治决策影响民生领域的现象,再次印证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普通人的求学路,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政治环境的影响。
中国留学生一直是日本教育产业的重要支撑。此次退学潮如若持续扩大,将对日本教育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日本教育机构将面临生源减少带来的财政压力。同时,中国优秀人才的流失,也可能影响日本高校的学术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可能改变亚洲留学市场的整体格局。部分原计划赴日的中国学生可能转向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其他亚洲留学目的地,重塑区域教育交流态势。
退学手续仍在陆续办理中,而这场由政治环境变化引发的教育领域震荡,才刚刚开始显现其影响力。
中国留学生及家长用脚投票的行为,清晰地表达了他们对安全和稳定留学环境的诉求。政治环境的波动,终究需要普通民众承担代价——无论是中断的学业,还是改变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