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辟谣英雄纪念碑周围堆满垃圾
【广西辟谣英雄纪念碑周围堆满垃圾】近日,一段关于 “广西一英雄纪念碑周围堆满垃圾” 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强烈关注。视频中,一座看似纪念碑的建筑周围堆满垃圾,环境状况令人担忧。然而,经过当地政府核实,这实际上是一场因信息误读引发的乌龙事件。这座位于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的建筑,并非英雄纪念碑,而是建于 1968 年的金田大桥落成纪念碑。
事件起源于一段在网络传播的视频。视频显示,一座外观呈青黑色的石碑矗立在居民区附近,碑身表皮已有部分脱落,导致文字难以辨认。纪念碑下方放置着垃圾桶和回收箱,周围散落着不少废弃木材和生活垃圾。发布视频的博主在配文中质问道:“英雄纪念碑的环境就是这样的吗?” 这一说法迅速引发众多网友共鸣,许多人看到视频后都对纪念碑(被认为的英雄纪念碑)所处的环境表示不满和不解。由于碑身老化且顶部饰有红五星,不少网友自然而然地将其与英雄纪念碑联系起来。随着视频不断传播,舆论持续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攀升。
面对不断发酵的舆论,金田镇政府工作人员于 11 月 17 日作出回应,澄清了事实真相。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它是以前金田一桥建成时落成的纪念碑,资料上这座碑和烈士、军人并没有关系。” 这意味着,被网友误认为英雄纪念碑的建筑,实际上是一座桥梁通车的纪念设施。据了解,金田大桥落成纪念碑建于 1968 年,采用青砖堆砌而成,顶部设有红五星,坐落于金田镇金田一桥桥头附近,是为纪念金田一桥建成通车而设立的纪念设施。在当时公路交通建设中,这座桥梁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当地两岸群众的出行条件,因此立下该纪念碑与配套凉亭,以此铭记这一民生工程。
对于视频中显示的垃圾环绕现象,金田镇政府工作人员也给出了解释。“周围有垃圾是因为附近有人在建房子”,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垃圾主要是周边居民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事实上,在视频引发关注前,当地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该工作人员补充道:“今天早上我们派人去处理了,那个地方已经围起来了,现在去看就能看到,已经弄好了。” 从当地政府的快速反应来看,尽管这座纪念碑并非英雄纪念碑,但他们仍然重视地方环境的整洁与维护。
尽管纪念碑的身份被误读,但金田镇政府并未忽视视频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回应公众关切的同时,当地政府迅速采取了实际行动。11 月 17 日,金田镇政府已派人清理了纪念碑周围的垃圾,并在该区域设置了围挡,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金田大桥纪念碑周边的环境,也体现了当地政府重视公众意见、快速响应民生关切的工作态度。
随着事件影响扩大,贵港市互联网辟谣平台于 11 月 18 日发布了官方辟谣信息,明确指出 “该碑实为金田大桥落成纪念碑,并非英雄纪念碑”。官方辟谣平台还借此机会提醒广大网民:“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请大家自觉规范网上言行,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切勿轻信或转发来源不明的信息,自觉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清朗空间。” 这一正式辟谣,最终为这场因误解引发的舆论风波画上了句号。
虽然不是英雄纪念碑,但金田大桥落成纪念碑本身也承载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建于 1968 年的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金田一桥建成通车这一当时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座桥梁的建成 “极大改善了当地两岸群众的出行条件”。因此,当地政府特意立碑建亭,“以此铭记这一民生工程”。这种为重要基础设施竣工设立纪念碑的做法,在特定历史时期较为常见,它们同样构成了地方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从误解到澄清,从质疑到解决,这起事件展现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双重性 —— 既能迅速引发关注,又容易产生误读。金田镇政府工作人员对此感慨道:“有网友说该纪念碑是英雄纪念碑的说法有误”。尽管身份被误读,但公众对纪念碑环境的关注,依然体现了社会对历史纪念设施的普遍尊重。这座见证了一段地方建设史的桥梁纪念碑,在经历这场乌龙事件后,其周围环境得到了改善。而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审慎核实、理性传播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