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怪兽”搞事
【日本“怪兽”搞事】近期,日本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怪兽围城”——一面是野生棕熊突破人类防线,在市区街头横冲直撞;另一面是军国主义幽灵借政治外衣复活,在东亚国际秩序中掀起惊涛骇浪。这场“双面怪兽”危机,正在深刻影响日本的社会发展。11月14日清晨,青森县三户町的拉面店后厨,57岁的店员山本正准备食材时,一头体重超过200公斤的亚洲黑熊突然破窗而入。锋利的熊爪划过他的眉骨,鲜血瞬间染红工作服。这场惊魂未定的袭击,正是日本今秋“熊灾”的缩影。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截至11月15日,全国已发生132起熊袭击人类事件,造成14人死亡、187人受伤,死亡人数创2006年有统计以来新高。更令人震惊的是,超过70%的袭击发生在市区或住宅区——在札幌市中央区,圆山动物园因发现棕熊脚印被迫闭园;秋田县角馆町的居民区,黑熊甚至在光天化日下啃食垃圾;东京都奥多摩町的登山步道旁,护林员已发现多处熊爪印。“这不再是偶然事件,而是生态链崩溃的预警。”日本林业综合研究所专家大西尚树指出,全球变暖导致橡子、山毛榉果实等熊类主食连续三年歉收,迫使熊群扩大活动范围。与此同时,日本农村人口较2000年减少37%,40万公顷农田荒废,森林与城市的缓冲带消失,熊类与人类的生存空间彻底重叠。
面对危机,日本政府的应对却显得力不从心。虽然11月13日起允许防暴警察使用步枪射杀威胁性熊类,但猎人数量较20年前锐减55%,持证猎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在秋田县,地方政府不得不请求自卫队支援,但士兵们仅能协助设置捕熊笼,开枪权仍受严格限制。
当自然界怪兽肆虐时,日本政坛的“怪兽”更令人不寒而栗。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这一言论立即引发中方严正抗议,中国驻日使馆警告称“玩火者必自焚”。
这并非孤立事件。11月5日,日本政府追加开放主张独岛主权的“领土主权展示馆”展陈区,引发韩国强烈反弹;11月12日,高市早苗提出提前修订“安保三文件”,计划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3%,遭到朝鲜媒体痛批“撕下和平国家面具”;11月15日,俄罗斯宣布无限期禁止30名日本政客入境,直指日方“奉行历史修正主义政策”。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基因的当代变异。”东京大学教授小林善纪分析,自安倍晋三2015年发表“安倍谈话”掏空“村山谈话”实质精神以来,日本历史认识教育逐渐偏离战后共识。石破茂政府放弃“石破谈话”,标志着修正主义历史观正式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而高市早苗作为安倍路线继承者,正通过操弄历史、领土、主权议题,将日本推向新军国主义悬崖。
这种危险倾向在民间亦有市场。11月8日,右翼团体在东京靖国神社举行“护国祈愿祭”,参会者高呼“台湾是日本生命线”;社交媒体上,“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次,大量网民支持政府“武力介入台海”。这种民粹狂热,与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部煽动的“支那事变必要论”何其相似。
自然界怪兽与政治怪兽的同步抬头,暴露出日本社会的深层矛盾。从生态层面看,熊灾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当人类过度开发导致熊类栖息地丧失,当气候变化打乱物种生存节奏,报复性的冲突便不可避免。从政治层面看,军国主义幽灵的复活,则是日本未能彻底清算历史罪责的必然结果。当政客们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战犯神社、扩张军事预算来转移社会矛盾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重复上世纪30年代“转嫁危机”的老路。
“日本正在同时经历两场战争。”有评论员指出,“一场是与自然的生存战,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另一场是与历史的道德战,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走向。如果继续放任熊类入侵城市、军国主义侵蚀灵魂,这个国家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面对双重危机,日本社会开始出现理性声音。在熊灾最严重的秋田县,民间组织发起“里山复兴计划”,通过恢复传统农业、重建森林缓冲带、推广防熊教育,试图重建人与熊的和谐共处。在政治领域,超过200万民众联署要求政府正视历史,韩媒警告“军国主义复活将使日本再次成为亚洲公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45年,广岛、长崎的蘑菇云终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2025年,熊爪与导弹的双重威胁,能否唤醒这个国家对和平与生态的敬畏?答案取决于日本能否真正学会与自然和解,与历史对话,与未来相拥。否则,等待它的,将是比怪兽更可怕的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