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 羽绒服价格持续走高,消费者直呼买不起!
创始人
2025-11-19 14:03:57
0

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

  【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今年的 90 鹅绒最高位 1300 元 /kg,最低位 980 元 /kg。159 元买到 90% 鹅绒服确实不可能。” 一位头部羽绒源头厂商的从业者道出了行业的现实。按照一件羽绒服 200 克充绒量计算,仅羽绒成本就已达 196-260 元。与此同时,直播间里却充斥着标价 159 元的 “90% 鹅绒服”。这种明显的价格矛盾,揭示了羽绒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度洗牌。​羽绒金网的最新数据描绘出一条陡峭的价格曲线。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90% 白鸭绒价格已涨至约 562.48 元 / 公斤,较 9 月底上涨约 18%,同比上涨 5.01%,站上近一年高位。这种上涨并非孤立现象。90% 白鹅绒的价格同样一路走高,从 2025 年 1 月份的 905 元 / 公斤,到 10 月份已达到了1350 元 / 公斤,涨幅近 50%。与去年同期相比,鹅绒原料价格上涨约 30%,鸭绒涨幅更是高达 50% 以上。这种涨幅在羽绒服行业是前所未有的。​

  猪肉价格的波动,意外地成为了羽绒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监测统计显示,鸭的出栏量从 2019 年的 48.78 亿只下降至 2023 年的 42.18 亿只;鹅的出栏量也从 6.34 亿只下降至 5.15 亿只。当猪肉价格走低时,家禽销量受到影响,作为 “附属品” 的羽毛产量随之锐减。另一方面,进口羽绒原料也在涨价。2025 年前三季度的原毛进口量约 3.3 万吨,同比上涨 35.8%,进口额约 2.9 亿美元,同比上涨 73.6%。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都在经历羽绒原料的供应紧张,即便是 “羽毛羽绒之乡” 无为市这样涵盖羽毛切片加工、羽绒供应等全链条的产业聚集地,也难独善其身。​

  随着原料价格飙升,市场乱象随之滋生。浙江湖州织里警方近日查获一起重大造假案件,7 万余件儿童羽绒服实际检测结果令人震惊 ——绒子含量基本为 0%,均系伪劣产品。在江苏南通,一些羽绒被生产厂商采用 “飞丝” 来填充被子替代 “绒”。所谓 “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成本远低于真羽绒。造假行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地下产业链。检测报告、吊牌、羽绒充气标等 “通版” 造假文件一套成本仅1-2 元。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让我们算一笔明白账:按当前 56 万元 / 吨的白鸭绒价格计算,一件填充 220 克 90% 白鸭绒的羽绒服,仅填充物成本就达123.2 元。再加上 88.4 元的面料内胆、100 元加工费、22 元五金辅料及 10 元快递费,总成本达到 343.6 元。而这还只是基础款。若是采用更优质的鹅绒,成本会进一步增加。一件使用 90% 白鹅绒的羽绒服,仅羽绒成本就可能超过 450 元。这也是为什么业内普遍认为,300 元以下很难买到真正的羽绒服。​

  原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与信任的双重挤压。一方面,90% 羽绒原料价格较一年前整体涨幅达 30%-40%,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主导的低价竞争模式又限制了产品定价空间。这种上下挤压导致中小企业利润持续收缩。与此同时,头部品牌却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某龙头企业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营收同比增长 17.8%,净利润同比增长 23%。其 2024 年 “双 11” 羽绒服客单价升至 1740 元,较上年不到 1500 元的水平显著提升。​

  面对市场上悬殊的价格,消费者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高端品牌的定价让人望而却步。波司登在 2025 年 6 月订货会上,商品首次订货的平均单价已从去年整体约 1750 元 / 件提升到2000-2250 元 / 件。另一方面,低价市场的产品质量又令人担忧。消费者对中小厂家、白牌企业的信任度大幅减弱,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背书的羽绒服产品。这种 “低价不敢买、高价买不起” 的困境,让今年的羽绒服选购格外艰难。​

  随着 2022 年 4 月 1 日《羽绒服装》新国标的正式实施,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国标将 “含绒量” 修改为 “绒子含量”,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对填充物要求更为严格。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央视曝光当地羽绒被造假问题后,立即采取行动,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行业竞争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低价竞争转向品质竞争,从单一保暖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场景适配。那些坚守品质、尊重消费者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羽绒服行业的 “价格温度差” 正在被重新定义。消费者看到的是价格下降,品牌感受到的是利润收紧,而制造业感受到的,是订单回暖与成本上升并存的复杂现实。“价格能赢一季,体系能赢几年。” 一位品牌电商负责人的这句话,或许正是这个行业最好的注脚。当寒潮来临,真正的温暖不仅来自羽绒,更来自行业的诚信与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