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德国政府涉台海言论:台湾问题不容干涉!
创始人
2025-11-19 12:04:00
0

外交部回应德国政府涉台海言论

  【外交部回应德国政府涉台海言论】2025年11月18日,北京外交部大楼内,一场关于台湾问题的外交交锋引发国际关注。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在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共同主持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后,竟公然宣称“对台湾海峡可能发生的军事升级表示担忧”。这一将手伸向中国内政的举动,瞬间点燃舆论怒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以九字重锤回应:“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这掷地有声的表态,不仅彰显中国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更撕开了欧洲某些势力在台海问题上的虚伪面纱。

  克林拜尔的涉台言论绝非偶然。作为欧盟经济引擎,德国近年来在中美博弈中陷入战略焦虑:一方面,其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大众汽车32%的利润来自中国,宝马更是在华投入50亿欧元发展电动车产业;另一方面,德国又试图在所谓“价值观外交”中刷存在感,以迎合美国主导的“反华联盟”。此次借财金对话之机炒作台海问题,正是其“经济搭台、政治唱戏”的典型操作:当两国副总理正就经济合作展开务实谈判时,德方突然将话题转向敏感的台海问题,这种“吃饭砸锅”的行径,暴露出其试图在中美间左右逢源的投机心态。

  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的“担忧”与其自身行为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上半年,德国军舰曾以“自由航行”为名穿越台湾海峡,这种挑衅性举动与克林拜尔的“担忧”言论形成荒诞对照。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言:“若真担忧台海稳定,德国更该做的是约束自身军舰穿越台海的挑衅行为,而非空谈‘担忧’。”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标准,彻底暴露了德国在台海问题上的虚伪本质。

  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在于“台独”势力与外部反华势力的勾连挑衅。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搞“去中国化”操作:2023年通过的“安全战略报告”将大陆明确定义为“主要威胁”,2025年更与德国等外部势力频繁互动,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这种倒行逆施,迫使解放军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数据显示,2023年解放军军机绕台频次较2016年增长6倍,这种常态化巡航有效压缩了“台独”活动空间。

  外部势力的干涉更使局势复杂化。美国2023年对台军售总额达4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不乏进攻性武器;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更在访日期间公然宣称“不支持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这种将印太安全与欧洲安全相捆绑的言论,暴露出其试图构建“反华包围圈”的野心。正如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所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

  面对外部干涉,中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实力支撑形成鲜明对比。从法理层面看,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早已明确其法律地位;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更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德国政客的“担忧”,实质是对国际法准则的公然挑衅。

  从实力层面看,中国已具备捍卫核心利益的底气。解放军东部战区近年持续强化实战化训练,2023年组织“联合利剑”系列演习,检验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福建舰航母下水、055型驱逐舰列装等装备更新,标志着中国海军已具备远海作战能力。这种实力跃升,正在重塑台海军事平衡。

  从民意层面看,14亿中国人民坚决支持祖国统一。台湾竞争力论坛2023年民调显示,58%的台湾民众认同“中华民族”,较2016年上升12个百分点;大陆推出的“惠台31条”“农林22条”等政策,更让台湾同胞共享发展红利。这种民心向背,是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撼动的力量。

  德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实则陷入战略困境。经济上,中国连续多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德贸易额接近3000亿欧元。德国汽车工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使其难以承受因台海问题导致的贸易断崖——据估算,若中德关系恶化,德国GDP增速可能下滑0.5至1个百分点。

  政治上,德国国内对华政策存在明显分歧。瓦德富尔高调反华的姿态,既遭致企业界反对——博世集团宣布在苏州投资10亿欧元建设芯片工厂,巴斯夫在湛江追加20亿欧元投资;也引发欧盟内部质疑——法国公开批评德国“追随美国”,意大利则积极寻求与中国深化合作。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德国的强硬政策难以持续。

  历史早已证明,干涉他国内政者终将自食其果。立陶宛因允许台湾当局设立“代表处”,导致2023年对华贸易额暴跌70%;澳大利亚因跟随美国炒作南海问题,煤炭、葡萄酒等行业遭受重创。德国若继续在台海问题上玩火,不仅将损害中德关系,更会让自己陷入战略孤立——毕竟,在14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面前,任何外部干涉都不过是蚍蜉撼树。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言:“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德国若真想维护地区稳定,就该认清大势,停止与“台独”势力眉来眼去,否则必将重蹈历史覆辙!

  这场外交交锋,再次向世界传递明确信号: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不可阻挡!任何外部势力试图以“担忧”为名干涉台海,都注定徒劳无功。历史已经证明,干涉他国内政者终将自食其果;未来必将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让我们共同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见证两岸统一的历史时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