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是冻出来的!有这些情况别大意 科学防护刻不容缓!
创始人
2025-11-19 11:04:39
0

感冒不是冻出来的!有这些情况别大意

  【感冒不是冻出来的!有这些情况别大意】2025年11月,随着全国多地气温骤降,感冒病例激增。但医学专家明确指出:感冒并非单纯由寒冷引发,病毒才是“真凶”,免疫力下降、环境密闭等因素才是关键推手。这一结论颠覆了“多穿点就能防感冒”的传统认知,更揭示出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本质差异。当寒潮裹挟着甲型H3N2流感病毒席卷而来,如何科学防护、精准识别高危信号,成为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课题。“感冒是冻出来的”这一说法,实为误解。医学研究证实,感冒本质是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呼吸道,引发黏膜炎症反应。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显示,当前感冒病例中,鼻病毒占比超50%,流感病毒占比约30%,其余为冠状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在空气中漂浮,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便趁虚而入。寒冷为何总被“背锅”?。低温虽不直接致病,但会削弱人体防御系统:黏膜屏障受损:鼻腔黏膜在低温下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免疫细胞数量下降,病毒更易突破防线;病毒存活时间延长:冬季干燥环境利于病毒在空气中悬浮,增加吸入风险;人群聚集传播:寒冷天气迫使人们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病毒传播效率提升数倍。“这就像给病毒打开了‘方便之门’。”医生比喻道,“但根本原因仍是病毒入侵,而非温度本身。”

  当前,甲型H3N2流感病毒正全国流行,其症状与普通感冒截然不同,需高度警惕:

  症状对比 普通感冒 甲型H3N2流感 发热 低热(38℃以下)或无发热 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 全身症状 轻微乏力、头痛 剧烈肌肉酸痛、极度疲乏、关节痛 呼吸道症状 鼻塞、流涕、打喷嚏 干咳、喉咙剧痛、呼吸急促 并发症风险 极低 肺炎、心肌炎、脑炎等,死亡率0.1%

  高危人群需特别防护:5岁以下儿童(尤其2岁以下);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者(BMI≥30);孕妇及围产期妇女。

  11月18日,四川成都一名72岁老人因流感引发肺炎,送医时血氧饱和度仅88%,经ECMO抢救才脱离危险。“流感不是‘扛一扛就能好’的小病!”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伟强调,“高危人群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面对流感高发季,专家呼吁公众采取“主动防御”策略:1. 疫苗接种:最有效的“防护盾”。2025版《中国流感诊疗方案》明确推荐:所有≥6月龄且无禁忌者均应接种流感疫苗,尤其高危人群需优先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9-11月为最佳接种期。研究显示,疫苗可降低60%-80%的流感发病风险,即使感染,症状也会更轻。

  2. 日常防护:细节决定成败。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搓洗20秒以上,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触摸口鼻;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每次15-30分钟,降低病毒浓度;避免聚集:减少前往商场、影院等密闭场所,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 症状管理:分阶段精准干预。发热期:体温<38.5℃时,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物理降温;≥38.5℃或伴头痛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呼吸道症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咽痛者可饮用蜂蜜水或罗汉果茶;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适量摄入柑橘、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高糖食物,以免抑制免疫功能。

  破除误区:这些“常识”可能害了你。误区1:“感冒后要捂汗”。真相:捂汗可能导致体温骤升,引发脱水、惊厥,尤其儿童更危险。正确做法是保持室内温暖,穿透气衣物,通过散热降低体温。误区2:“流感吃抗生素就能好”。真相: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流感由病毒引起,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确诊流感后,应在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误区3:“年轻人身体好,不用防流感”。真相:年轻人虽免疫力较强,但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习惯会削弱防御系统。2025年10月,广州一名28岁程序员因流感引发暴发性心肌炎,险些丧命,警示年轻人不可掉以轻心。

  感冒与流感的防治,是一场与病毒的“持久战”。它不仅需要医学技术的进步,更依赖公众科学认知的提升。当寒潮再次来袭,我们无需恐慌,但必须敬畏: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早就医——这些简单的行动,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守护他人。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所言:“流感的威胁从未消失,但科学的防护能让我们从容应对。”在这个冬天,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用理性与行动,筑起抵御病毒的坚固防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