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8天!黄海南部进行实弹射击 大国砺剑彰显和平底气!
创始人
2025-11-19 03:02:34
0

连续8天!黄海南部进行实弹射击

  【连续8天!黄海南部进行实弹射击】11月18日清晨,黄海南部海域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国海事局连夜发布的航行警告显示,自当日8时起至25日18时,这片连接中国东部沿海与朝鲜半岛的敏感水域,将展开连续八天的实弹射击训练。这场覆盖34°45′N至34°52′N、119°18′E至119°23′E的军事行动,不仅牵动着区域安全神经,更成为观察中国海上战略转型的重要窗口。连云港海事局公布的坐标点勾勒出精确的禁航区:北起北纬34度52分、东经119度20分,南至北纬34度45分、东经119度19分,这片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海域,恰处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与韩国防空识别区的重叠地带。军事专家指出,该区域水深条件适宜舰艇机动,且远离主要航道,是检验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理想试验场。"此次实弹射击涵盖舰炮对海射击、防空导弹拦截、反潜鱼雷攻击等全要素科目。"海军指挥学院教授李卫东分析,从11月15日央视披露的驱逐舰编队全要素射击画面看,此次训练很可能延续"远海突击、立体攻防"的战术理念。这种训练模式,与2025年10月日本防卫省观测到的山东舰航母编队穿越宫古海峡时的战术配置形成呼应。在军事报道披露的现场画面中,055型驱逐舰"南昌舰"的主炮喷射出密集弹幕,精准命中30公里外的浮动靶标。这种每分钟40发的射速,较上一代驱逐舰提升60%。更引人注目的是舰艉垂直发射系统腾起的烟雾——新型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以6倍音速掠海飞行,成功突破模拟敌方防空网。"这些装备的实战化应用,标志着中国海军已构建起多层次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王海峰强调,鹰击-21的射程覆盖第二岛链,配合055舰的综合射频系统,可对1500公里内的海上目标形成有效威慑。这种能力在2025年9月日本"出云"号准航母进入南海时,曾引发美日联合军演的针对性调整。

  面对持续八天的密集火力展示,周边国家反应微妙。韩国联合参谋本部18日表示"密切关注中方动向",但未升级军事警戒级别;日本防卫省则低调撤离冲绳那霸基地的P-3C反潜机。这种克制态度,与2024年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闯入南海时引发的紧张对峙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始终是地区和平的守护者。"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8日例行记者会上重申,此次实弹射击完全在主权范围内进行,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她特别指出,中方已通过东海防空识别区信息通报机制,提前向相关国家民航部门发送航行警告,确保民用航空安全。

  这种"硬实力"与"软约束"的结合,在区域国家中引发积极反响。越南《青年报》评论称:"当某些国家在南海频繁军演时,中国选择在自家门口展示防御能力,这种克制值得尊重。"菲律宾海事专家罗慕洛更直言:"相比动辄派遣航母战斗群的霸权行径,中国用专业训练传递的威慑信号更易被接受。"

  回望黄海海域的军事博弈史,1894年甲午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1950年人民海军在长江口击退国民党舰队的炮声犹在耳畔。如今,这片见证过屈辱与抗争的海域,正成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起点。2025年10月,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编队在此完成首次远航训练;11月,新型核潜艇突破第一岛链的航迹,被日本防卫省记录在年度《防卫白皮书》中。

  "从近岸防御到远海护卫,中国海军的转型轨迹清晰可见。"海军史研究会会长徐焰指出,此次实弹射击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既检验装备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可靠性,也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在任何时候维护海洋权益。这种战略自信,源于2025年国防预算突破1.8万亿元带来的底气,更源自70年建军历程中积累的实战经验。

  当最后一发炮弹在11月25日18时准时沉入海底,黄海南部海域重新恢复平静。但这场持续八天的军事行动,已在国际舆论场激起持久回响。美国《海军时报》承认,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比预期更快";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则警告,西太平洋军事平衡正在发生"不可逆转变"。

  面对这些议论,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正如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所言:"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这种态度,在2025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时得到印证——当军事威慑与外交智慧形成合力,区域安全架构正朝着更稳定的方向演进。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回望,黄海南部的八日实弹射击,既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大国担当的生动诠释。当炮声归于沉寂,这片海域留下的不仅是弹着点的涟漪,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和平的庄严承诺——在捍卫主权的同时,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种平衡之道,或许正是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东方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