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旅游“退退退”
【日本旅游“退退退”】11月18日消息,自外交部11月14日—16日接连发布安全提醒,明确建议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后,游客纷纷退订日本酒店订单。订票平台工作人员表示:部分酒店好沟通,同意免费退改,可直接提交申请并自动退款;部分酒店则需进一步沟通,尚在协调中。"往年这个时候,红叶季的客房早被中国游客订满,现在空房率超过七成。"大阪道顿堀一家民宿老板的叹息,折射出整个行业的焦虑。近期,有中介大力推广代打日语电话退订服务,每单收费20元,还贴心提供通话录音。多家旅行社反馈,近期接到了大量赴日团队游的退订申请。旅客北北(化名)原本计划于11月20日至24日前往日本京都开启一段浪漫之旅,然而在家人出于安全方面的担忧而反复劝阻下,她最终忍痛取消了行程。她向记者透露,自己预订的价值1575元的往返机票退款过程十分顺利,实现了“丝滑退款”,而且没有产生任何手续费;就连预订时明确标注“不可取消”的酒店订单,也在16日获得了全额退款,这让她稍感宽慰。
无独有偶,方女士(化名)原本计划从天津出发前往日本旅游,却在17日突然接到旅行社的临时通知,告知她1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天津所有赴日旅行团均暂停发团。旅行社明确承诺,旅客前期支付的所有费用都将全额退还。
据了解,日本在2025年已累计报告27起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袭击发生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从原本相对偏远的贫民区逐渐蔓延至东京千代田区等核心区域。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件有大阪留学生抢劫案(7月30日)、东京铁棍袭击事件(7月31日)、京都游客遇袭案(6月6日)等,部分案件至今仍未侦破,这无疑给在日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也因日本方面的言论而愈发紧张。11月7日,日本新一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抛出惊人且危险的论调。她声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会触发日本《安全保障相关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届时日本自卫队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事务。她还不遗余力地渲染局势“趋于严重”,暗示日本需要为军事介入做好充分准备。这一言论无疑是在中日关系的敏感神经上跳舞,进一步加剧了中日民间之间的对立情绪,甚至有日本右翼分子公然威胁中国外交官的安全,使得两国关系愈发剑拔弩张。
鉴于日本近期频发的安全事件以及紧张的局势,我国相关部门明确建议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随后,大陆国航、南航、东航、厦航、川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纷纷响应,表示“出行日期在12月31日之前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客票,可予以免费退改处理”。15日下午,春秋航空也紧跟步伐,发布了关于日本航线非自愿退改规定的通知。多名网友反映,此前在携程和飞猪等在线旅游(OTA)平台预订的赴日机票,均已成功免费退票。
在制造业持续萎缩、消费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日本经济为数不多的增长极。2025年1月,日本旅游收支顺差达7083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前9个月访日外国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以748.7万人次稳居榜首,消费总额高达827亿元人民币,占外国游客消费的30%以上。这种依赖程度在地方经济中更为显著。京都的百年旅馆、箱根的温泉旅馆、冲绳的潜水中心,超过60万个就业岗位直接依赖中国游客。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若中国游客减少,日本GDP将直接损失0.36%,相当于2.2万亿日元(约合1011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产出。
"往年这个时候,红叶季的客房早被中国游客订满,现在空房率超过七成。"大阪道顿堀一家民宿老板的叹息,折射出整个行业的焦虑。这种焦虑正在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恐慌——11月17日,资生堂股价单日暴跌11%,三越伊势丹跌超9%,日本机场大厦、良品计划等旅游相关企业跌幅均超7%。
就在旅游业高歌猛进之际,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却连续打出三记重拳,将这个黄金产业推向深渊。
11月7日,高市在国会答辩中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军事行动将触发日本《安全保障相关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这种公然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立即引发中方强烈反制。外交部连续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文旅部同步要求在日游客加强防范。
日本社会治安的恶化已成不可忽视的风险。2025年共报告27起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犯罪地域从贫民区扩展至东京千代田区等核心区域。7月30日的大阪留学生抢劫案、7月31日的东京铁棍袭击事件、6月6日的京都游客遇袭案,这些案件中部分至今未侦破,形成治安真空地带。更令人震惊的是,右翼分子甚至将黑手伸向外交领域。11月15日,中国驻日使馆周边出现右翼团体示威,威胁中国外交官安全。这种系统性风险,使得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感降至冰点。
2025年日本遭遇史上最严重的"熊灾",全国报告超2万起熊出没事件,造成13人死亡、170余人受伤。东京都、千叶县等城市区域频繁出现野猪闯入,而日本政府在野生动物管控上的迟缓应对,进一步加剧了游客的安全顾虑。
中方的反制措施立即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国航、南航、东航等10家航司推出赴日航线免费退改政策,覆盖至12月31日的所有航班。春秋航空随后跟进,11月15日发布通知,对大阪、福冈等9个日本航点的客票提供非自愿退改服务。订票平台的数据直观反映着市场崩溃的速度:携程平台11月14-17日日本酒店退订量环比增长420%、飞猪平台日均接到2000余个日本旅游产品退订申请、日本旅行社协会统计显示,12月赴日团队游预订取消率已达65%。
这种崩溃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等奢侈品购物区的酒店退订率最高,反映出中国高消费群体的流失;北海道滑雪场、冲绳潜水中心等季节性旅游项目面临颗粒无收的风险;从机场地勤到免税店员工,从导游到出租车司机,整个旅游产业链陷入停滞。"政府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我们民间的活动,真的是非常困扰,但我们也无能为力。"福冈市经营中国游客旅游业务的高尾淑江的无奈,道出了整个行业的心声。
如今,高市早苗的冒险政策,正在重蹈2012年野田佳彦政府的覆辙。当年日本政府"购岛"闹剧导致中日贸易额暴跌10%,日本对华出口汽车减少37%,旅游业损失超过5000亿日元。而此次危机的规模可能更大——2025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已是2012年的3倍,中日贸易总额达3083亿美元,任何波动都将产生系统性影响。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筒井义信的警告言犹在耳:"日中经济交流的前提是政治稳定,要解决当前问题,需要各层面、各领域持续沟通和对话。"然而,高市政府至今未展现出任何缓和局势的诚意,反而继续在台海问题上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