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或于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
【高市早苗或于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11月18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可能于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动向不仅将进一步撕裂中日关系,更可能将东亚地区推向新的安全危机边缘。分析人士指出,此举若成行,将是对二战历史正义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的彻底背弃。靖国神社自1869年创立以来,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图腾。这座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神社内,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其存在的本质是对侵略历史的美化与正当化。高市早苗若在12月26日参拜,恰逢安倍晋三2013年同日参拜的12周年纪念日,这种刻意选择的时间节点,暴露出日本右翼势力试图复活军国主义的历史倒车行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指出:"靖国神社问题早已超越宗教范畴,成为检验日本政治走向的试金石。高市早苗的参拜计划,实质是向国内极端保守势力递交投名状,其政治投机性远大于宗教信仰需求。"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高市早苗已累计参拜靖国神社11次,其政治立场之顽固可见一斑。高市早苗的参拜计划与其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言论形成危险共振。11月7日,这位日本首相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将中国内政问题与日本国家安全强行捆绑。这种将集体自卫权扩展至台湾地区的表态,不仅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更与日本政府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明确承认的"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政治承诺背道而驰。
日本立宪民主党议员冈田克也在质询时直言:"将中国内政问题与日本存亡危机相提并论,这种逻辑荒谬至极。日本战后70年的和平发展,难道要毁于个别政客的狂妄言论?"数据显示,自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以来,中日经贸合作已出现明显波动。多家在华日企反馈,其中国市场订单量平均下降15%,部分跨国项目被迫暂停。
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中国政府已展开全方位反制。11月1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连发四问:"日方领导人究竟要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是否准备让两国人民重蹈历史覆辙?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者必自焚的道理是否明白?历史教训是否真的已经遗忘?"这组质问掷地有声,彰显中方维护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
经济层面,中国文旅部11月17日发布旅游安全提醒后,日本游产品遭遇大规模退订。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11月18日至12月31日期间,中国赴日旅游团退订率达63%,个人自由行取消率亦超过40%。影视文化领域,原定12月在中国上映的两部日本电影已暂缓引进,北京-东京论坛等重要民间交流活动宣布延期。
军事威慑层面,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11月15日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开展实战化训练。日本防卫省统计显示,该编队舰载机起降架次较去年同期增加65%,形成对第一岛链的有效战略威慑。这种"以战止战"的威慑策略,正在重塑地区安全格局。
高市早苗的参拜计划,暴露出日本政治生态的深层危机。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指出:"当政客将历史问题当作选举筹码,当国家安全被绑架于极端民族主义战车,这样的政府已丧失基本理性。"数据显示,日本内阁支持率自10月以来持续下滑,最新民调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已跌破40%的危险线。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冒险行径,本质是实力与野心错位的产物。虽然日本2025年度防卫预算突破6.2万亿日元,但与中国海军现役舰艇总吨位230万吨的规模相比,仍存在数量级差距。这种军事冒险主义与经济现实困境的矛盾,正在将日本推向战略困境。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中日关系正面临关键抉择。80年前,中国人民以14年抗战赢得民族独立;80年后,中国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历史昭示真理:任何试图否定侵略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都必将遭到失败。高市早苗的参拜闹剧,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浊浪。当东亚各国正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日本右翼势力执意开历史倒车的行径,注定不得人心。唯有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才能真正实现地区和平与繁荣。这既是历史赋予的教训,更是时代给出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