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90后在闹熊灾的日本当全职猎人
【中国90后在闹熊灾的日本当全职猎人】11月18日消息,2025年4月至11月,熊出没事件数量剧增,达到历史峰值。截至11月初,全国已累计发生超百起熊袭击人事件,造成13人死亡、170余人受伤,死亡人数较往年翻倍,创下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北海道的市区街道到东京近郊的居民区,从农村的田间地头到旅游景点的公交站,熊的出没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地区。“大家不敢出门了,送孩子上学,必须得开车。超市和便利店的自动门,也不敢用了,不然真成“熊家食堂”了。还有些城市边缘的地方,大家晚上不敢开灯,就怕真的像传说似的,熊敲门。”当地人表示,为了控制熊灾,减少熊的数量,日本各地政府发了悬赏令,给出奖金,邀请猎人来猎熊。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在高度现代化的日本,还保留有猎人这么传统的职业。在日本,猎人是一个专业工种,类似于没有权力的公务员,有编制,需要加入工会“猎友会”。猎人的主要职责是防止动物过量繁殖,维持物种数量。然而,近年来猎人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一方面,猎人行业门槛高,前期投入大,赚得不多,年轻人普遍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很多老猎人感染新冠去世,剩下的老猎人年纪大了无法行动。据统计,日本持证猎人数量从五年前的4000人锐减至如今的2000多人,导致熊灾控制工作愈发困难。
道一就是日本大阪猎友会的一名职业猎人,是个90后,还是个中国人。他本来是来日本留学,想学动画,阴差阳错地干起了扛着猎枪在山里摸爬滚打的工作。在日本做猎人,本来就很奇特了,更离奇的是,一个中国年轻人在日本做猎人。
在熊灾的大背景下,他看到了自然与城市、动物保护和民众安全的矛盾,日本猎人行业的人才流失,疫情和经济变化带来的绵长影响。疫情时,很多老猎人感染新冠,过世了不少。剩下的老猎人,本来也七八十岁了,动不了了。
猎人行业门槛高、前期投入大、收入低,年轻人不愿干,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猎人减少,熊数量必然增多,如5年前4000猎人,现剩2000多人,少2000人就多1万只熊,且熊会不断繁殖,山里食物因猎人减少并不短缺,气候变暖也使食物更丰富,利于熊繁殖。此外,开采林业也有影响,日本黑中介借疫情吸引国外投资客在穷乡僻壤搞建设,挣完钱就跑。
那么,道一从留学生到全职猎人是纯意外!道一表示:2016年底我到日本留学,作为应试型学生,考试能及格但口语差。到日本后决定练听力,就在出租屋看电视新闻。当时正放猎友会宣传片(类似纪录片,讲日本打猎),我听不懂以为是个娱乐项目,觉得有趣刺激,便记下屏幕下方地址,直接找到猎友会总部。当时双方语言不通,我说想玩,对方以为我要入行,让我交钱并给教材让我上课。我觉得日本做事仔细,危险项目要先学习,便认真按时上课。上了近半年,从动物种类、公母年龄分辨、习性,到陷阱制作、枪械构造使用、当地法律等都学了。学得差不多有了语感时突然要考试,我虽觉得日本严谨得过分,但还是考了且通过了。奇怪的是考过后没人找我,我便又去猎友会总部找会长。
道一成为猎人后,逐渐适应了这一职业的生活。他参与了多次猎熊行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一次行动中,他跟随猎友会会长和猎犬上山猎熊,成功击毙了一只有伤人前科的熊。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猎人工作的危险性和重要性。
森林综合研究所东北支所动物生态遗传组组长大西尚树指出:“今年秋天的状况已达到灾害级”。食物短缺是直接原因之一。作为熊类秋季主要食物的橡实(山毛榉、麻栎等果实),今年在日本多数地区歉收。熊为寻找食物而下山的频率显著提高,人类被袭击风险也随之加剧。更深远的原因则是人口结构变化。2020年日本非城市地区的人口已降至约3900万,相比1980年的约4700万,锐减了近两成。人口流失最严重的秋田、岩手、青森等县,恰恰与熊患最猖獗的区域高度重合。与此同时,熊的种群却在政策保护下持续壮大。据推测,日本黑熊数量已超过4.2万头,加上北海道约1.2万头棕熊,它们的活动范围覆盖了六成国土。“人越来越少,熊却越来越多”,这一增一减,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面对日益严峻的“熊害”,日本政府今年推出了“紧急持枪狩猎制度”,放宽在居民区猎熊的限制。然而,能够执行这些政策的猎人正在急剧消失。“猎友会里的人,老头比较多。我爬山爬不过那帮老头。我费劲往里爬,累得跟孙子似的,他们连喘都不喘,背着手就溜达上去了。都是一帮神人。”道一感慨道。数据显示,1970年日本尚有近50万持枪猎手,今天这个数字已萎缩至不足10万,其中六成人员年龄超过60岁。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道一解释说:“疫情的时候,很多老猎人感染新冠,过世了不少。剩下的老猎人,本来也七八十岁了,动不了了”。猎人行业的没落,直接反映在猎熊数据上。近年来,因威胁人身安全而进行的“特许捕获”数量持续上升,但由猎人主动发起的“狩猎捕获”数量却在逐年下降。
面对严峻形势,日本政府正在多管齐下。
警察厅修改了枪械使用规定,将“防止危险鸟兽对人生命和身体的危害”纳入到新增任务之一。从11月13日起,警察在情况紧急时可以开枪对熊进行捕杀。自卫队也参与到驱熊的行动中。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回应民众疑问时解释,队员携带木枪可以威慑、保持距离,目的是以队员安全为第一。长远来看,森林综合研究所的大西尚树认为,还需要培养年轻猎人,地方政府应设置公务员岗位,雇佣持有狩猎许可证的职员。道一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从一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变成了日本应对熊灾前线的一员,亲眼见证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化。
他的个人经历,正像是国内年轻人向往的那样,“人生是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