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酒店出现退订潮
【日本酒店出现退订潮】近日,日本旅游市场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退订风暴”陷入混乱。自11月14日至16日中国外交部连续发布安全提醒,明确建议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后,日本酒店业遭遇大规模退订,红叶季热门旅游地的空房率飙升至七成以上。这场由安全风险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暴露了日本社会治理的深层矛盾,更让本就脆弱的旅游业雪上加霜。大阪道顿堀的民宿老板山本健太望着空荡荡的预订系统,无奈叹息:“往年这个时候,中国游客早把房间订满了,现在取消率超过90%。”这种焦虑正蔓延至日本全国——携程平台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17日日本酒店退订量环比增长420%,飞猪平台日均接到2000余个退订申请,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等奢侈品购物区的酒店退订率最高,北海道滑雪场、冲绳潜水中心等季节性项目面临颗粒无收的风险。更令行业窒息的是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11月17日,资生堂股价单日暴跌11%,三越伊势丹跌超9%,日本机场大厦、良品计划等旅游相关企业跌幅均超7%。福冈市经营中国游客业务的高尾淑江直言:“政府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民间活动,我们真的无能为力。”这场退订潮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社会安全环境的急剧恶化。2025年以来,日本已报告27起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犯罪地域从贫民区扩展至东京千代田区等核心区域。7月30日大阪留学生抢劫案、7月31日东京铁棍袭击事件、6月6日京都游客遇袭案等恶性案件,至今仍有部分未侦破。11月15日,中国驻日使馆周边甚至出现右翼团体示威,威胁外交官安全。与此同时,日本正遭遇史上最严重的“熊灾”,全国报告超2万起熊出没事件,造成13人死亡、170余人受伤。东京都、千叶县等城市区域频繁出现野猪闯入,而政府在野生动物管控上的迟缓应对,进一步加剧了游客的安全顾虑。福冈市一名中国游客在社交媒体发帖:“原本计划带家人看红叶,现在连出门都担心被袭击或遇到野兽,这样的旅行还有什么意义?”
退订潮的背后,是日本政客在台海问题上的危险挑衅。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日本可能触发《安全保障相关法》介入。这一言论立即引发中日民间对立,右翼分子甚至威胁中国外交官安全。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警告:“如果不撤回错误言论并道歉,将对日本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历史正在重演。2012年日本政府“购岛”闹剧曾导致中日贸易额暴跌10%,日本对华出口汽车减少37%,旅游业损失超过5000亿日元。而此次危机规模可能更大——2025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已是2012年的3倍,中日贸易总额达3083亿美元。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筒井义信直言:“日中经济交流的前提是政治稳定,要解决当前问题,需要各层面持续沟通。”
面对退订潮,中日两国企业迅速展开自救。国航、南航、东航等10家航司推出赴日航线免费退改政策,覆盖至12月31日的所有航班;春秋航空随后跟进,对大阪、福冈等9个日本航点的客票提供非自愿退改服务。携程、飞猪等平台与日本酒店紧急协商,部分商家同意免费退改,但仍有大量订单需进一步协调。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安全永远是旅行的第一前提。当政治博弈将旅游胜地变为风险之地,当极端言论将民间交流推向对立边缘,选择用脚投票既是理性自保,也是对和平的坚守。而日本社会若想真正走出困境,唯有正视历史、尊重他国主权,用实际行动重建信任——毕竟,没有游客会愿意为一个充满敌意与危险的国家买单。这场退订潮终将平息,但它留下的警示却值得深思: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将政治私利置于人民安全之上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日本旅行社协会统计显示,12月赴日团队游预订取消率已达65%,从机场地勤到免税店员工,从导游到出租车司机,整个旅游产业链陷入停滞。大阪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坦言:“我们理解游客的安全担忧,但突然失去所有客源,很多中小企业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这场退订潮暴露的,不仅是日本旅游业的脆弱性,更是某些政客将国家利益绑上地缘政治战车的危险性。高市早苗之流为迎合国内极端势力,不惜牺牲民众福祉,最终将日本推向经济衰退的深渊。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日本个别政客应认清形势,停止挑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