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润发未开封鸡蛋面有多条活虫
【大润发未开封鸡蛋面有多条活虫】近日,有网友称,在广东中山大润发(石岐店)购买的金丝鸡蛋面中发现大量黑色活虫在蠕动,引发广泛关注。据该网友描述,“共购买四包面条,每包均出现活虫,数量从五六只到十多只不等。”视频中,消费者直言体验“太恶心”,并对大润发的商品质量控制提出强烈质疑。该消费者特别强调,产品并未超过保质期,她当天购买完就去吃火锅,回到家准备打开食用时就发现了活虫。目前,她正在等待超市的处理结果。11月17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中山大润发(石岐店)。当有消费者反馈所购米面产品出现生虫现象时,相关工作人员迅速确认知晓了此事,并第一时间给予回应,称目前正在积极处理中。对方耐心解释道,米面类产品本质上属于农副产品范畴,这类产品为了保持天然健康的特性,通常不会添加防腐剂。正因如此,它们对保存环境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下妥善保存,否则一旦受潮,就极易滋生虫卵,进而出现生虫的情况。
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我们并不清楚顾客具体采用了怎样的保存方式,不过也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们在销售过程中有所疏忽,商品在售卖前就已经受潮生虫了。”这一回应十分巧妙,既坦诚地承认了超市在销售环节有可能存在疏忽,又委婉地暗示问题或许也出在顾客的保存环节,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引发了网友们截然不同的看法。
对此,有部分网友觉得这并非什么大事,纷纷表示“米面里面都会有虫啊,这有什么好喷的。”“连米象也不认识吗?”毕竟米面生虫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实际上,类似的面条生虫事件并非首次发生,但每次消费者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就拿今年下半年来说,陈克明挂面生虫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然而网友们此次非但没有集体声讨该品牌,反而反应出人意料。有的网友淡定地表示:“挂面生虫很正常,家里面粉放久了也会生虫,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更多的网友则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此事,认为:“这说明该品牌的产品没有大量的添加剂,是实实在在的好产品,可以放心吃。”
一位来自浙江的网友留言更是直接且有趣:“仔细看了两遍视频,原来是陈克明的,以后就认准这个品牌了。”陈克明食品官方也曾针对面条生虫的原因进行过详细解释,在物流运输、人员搬运以及产品摆放的每一个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稍不注意,都有可能发生虫卵交叉感染的情况,从而导致面条生虫。
反观大润发,曾因食品安全问题遭受重罚。在2025年7月,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针对大润发济南“省博”店销售发臭隔夜肉这一严重问题,对济南经十路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作出了严肃处理,予以警告处分,同时没收违法所得17944.18元,没收相关肉品,并罚款1371486.8元,罚没款合计近139万元。经调查发现,该公司销售腐败变质的猪肉及其制品等行为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在经营活动中,该公司还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
不仅如此,大润发其他门店也曾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根据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2025年第5期通告,吉林市大润发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姜,因噻虫胺超标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同期,吉林市润良商业有限公司(大润发)销售的山东风干老姜,同样检出噻虫胺含量超标。这一系列质量问题的接连发生,不禁让人对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质量控制流程产生深深的疑问。
但从这些数据和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米面生虫绝不是一件可以轻描淡写、忽视不管的小事。它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反映出了商家在商品质量控制、仓储管理以及销售环节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到生虫的米面,不仅会影响食欲,更可能因为食用后引发肠胃不适等疾病,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而对于商家而言,一旦出现此类问题,不仅会面临消费者的投诉和索赔,还会对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回到大润发这起事件,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是顾客保存不当还是超市销售环节出现问题,都给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商家应该严格把控商品质量,加强仓储和销售环节的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而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仔细检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于网络上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不被其误导。食品安全无小事,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希望大润发能够尽快给这位网友一个合理的处理结果,也给广大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交代。
超市货架上那些包装完好的食品,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存储与运输过程?当消费者看到面条中的虫子时,他们质疑的不仅仅是一包面,而是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可信度。从济南的发臭隔夜肉到中山的活虫鸡蛋面,大润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从未断过。而网友们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有人愤怒指责,有人则淡定表示“米面生虫实属正常”。食品安全的底线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