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竟向中方提抗议 中方强硬回应彰显主权立场!
创始人
2025-11-18 12:04:33
0

日方竟向中方提抗议

  【日方竟向中方提抗议】11月17日,日本政府就钓鱼岛海域巡航与首相涉台错误言论向中方提出抗议,中国外交部与驻日使馆同步展开严正交涉。这场外交博弈不仅牵动中日关系敏感神经,更因涉及历史问题与台海局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11月16日上午10时15分许,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驶入钓鱼岛领海开展巡航,4艘舰艇在完成约1小时30分钟的维权行动后有序撤离。这一完全符合国际法的正当行动,却在次日引发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的激烈反应:"已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严正抗议。"这并非日方首次对中方正当维权行动反应过度。据中国海警公开记录显示,2025年以来中方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天数已达287天,较去年增加19%。日本海上保安厅统计则显示,其每年投入钓鱼岛方向的巡逻船只超过200艘次,但始终无法改变中方实现常态化管控的事实。"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在自家领海执法天经地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7日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巡航正值中日海洋权益博弈关键期——中方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持续推进冲绳海槽主张,而日本坚持的"中间线原则"因缺乏国际法依据屡遭驳斥。就在钓鱼岛事件发酵同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14日国会答辩中的涉台言论引发轩然大波。这位极右翼政客公然宣称:"若台湾发生紧急事态,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此番突破红线的表态,立即遭到中方三重反击:

  外交层面:驻日大使吴江浩紧急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当面递交抗议照会。吴江浩严正指出:"日方言论严重违反国际法与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是在主动绑上分裂中国的战车。"

  舆论战场: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发布多语种海报,以"1945-2025:从殖民统治到光复80年"为主题,配发日本侵台历史照片与台湾光复典礼影像,单条推文阅读量突破2300万次。

  历史维度:中方特别强调今年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揭露日本自1895年至1945年对台实施殖民统治期间造成65万台湾同胞死亡的暴行。这种将现实博弈与历史正义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使日方陷入道义困境。

  面对中方强硬回应,日本政坛呈现罕见分裂态势。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痛批高市早苗:"这是将日本推向战争边缘的疯狂言论。"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更在社交媒体直言:"某些人正试图用台湾问题掩盖福岛核污水排海等国内危机。"

  这种分裂背后,是日本战略困境的集中暴露。军事层面,日本防卫省2025年度预算申请突破6.8万亿日元,但自卫队联合参谋部评估显示,其现有兵力仅能应对"西南方向单一事态";经济层面,RCEP框架下中日贸易额持续攀升,日本对华出口依赖度达23.4%;外交层面,美国"印太战略"收缩趋势明显,日本被迫在台海问题上"独自起舞"。

  "日本正在重复历史错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分析指出,"从甲午战争到台海问题,某些势力始终试图将地区安全架构绑上其战车,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895年的清王朝。"

  中方严正立场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都违反国际法。"东盟十国在17日外长非正式会议上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则呼吁"有关方面保持克制"。

  这种国际格局变化,与80年前形成鲜明对比。1945年台湾光复时,中国尚是积贫积弱的战败国;而今,中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已达日本3倍,GDP是日本的3.5倍。这种实力对比逆转,正是中方敢于直面挑衅的底气所在。

  当高市早苗之流在国会叫嚣时,他们或许忘记了:80年前,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扩张,将整个民族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80年后,某些人试图在相同地点重蹈覆辙,却不知今日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与能力已今非昔比。这场外交博弈再次证明:任何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都注定失败,任何试图改变台海现状的冒险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唯有正视历史、尊重现实,才能避免重蹈覆辙,真正实现地区长治久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