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17日电(记者 张明臻)中国第十五届运动会接近尾声,余下赛事大部分是团体项目。本届全运会除了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这一大亮点,在运行过程中亦能发现不少特色。

新华社图片
打破“唯奖牌论”
本届全运会口号是“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不公布奖牌榜与这一理念高度契合,旨在将全运会办成一场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运动会,而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场。
这一举措并非突然出现,而是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在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中“不公布金牌、奖牌榜”,以扭转过于功利的政绩观。2017年,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首次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此次粤港澳全运会是这一精神的深化和彻底落实。
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取消奖牌榜正是为了推动这一结构性转变。
全民健身全民健康
全运会增设群众赛事活动从十三运会开始,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增至23个大项166个小项,包含大家熟悉的龙舟、舞龙舞狮、乒乓球、轮滑等项目。
从四川9岁的滑板碗池运动员宋昂媞,到香港81岁的乒乓球群众赛事运动员张耀钊,还有被网友亲暱称为“小孩姐”、打破亚洲纪录的13岁的女子游泳小将于小迪,对参赛者年龄没有明确限制。如今,全运会已成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的平台。
此外,除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体协、煤矿体协、火车头体协代表团以及几个体院代表团,组成共约1.1万名群众赛事运动员参与角逐。
奖牌集中在人口、经济大省
尽管官方不设奖牌榜,自媒体不乏有汇总榜单。不少观众发现,今年奖牌榜集中在人口或经济大省。
截至11月17日,山东、广东分别以奖牌总数114、109,金牌总数38、36居第一梯队;其次为,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河南、湖北、四川及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在37个代表团中,广东代表团以1693人的规模稳居各代表团之首,山东1538人、上海1397人、江苏1408人、浙江1275人紧随其后。
有网友笑称,山东终于考上了“全国统一试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