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尽赡养义务 男子丧失继承权 30余年来没有任何经济供养或精神赡养,丧失继承权!
创始人
2025-11-17 14:02:45
0

三十年不尽赡养义务 男子丧失继承权

  【三十年不尽赡养义务 男子丧失继承权】近日,一则"独子三十年不尽赡养义务被剥夺继承权"的案件引发社会热议。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近日对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作出判决:因独子高某军三十余年来对父母不闻不问,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遗弃行为,依法丧失对父母遗产的继承权,全部遗产由长期照料老人的胞弟高某栓继承。这起案件不仅是对不孝行为的法律严惩,更向全社会敲响了道德与法治的警钟。1992年,时年20岁的高某军因家庭琐事与父母发生激烈争执后离家出走。据法院审理查明,除1998年因补办身份证短暂返乡外,高某军再未与父母联系,甚至未通过电话问候。2021年,在不知儿子下落的情况下,高母含泪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法院在公告期内仍无法联系到高某军。"父母患病住院时,他从未出现;母亲做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家属签字,他连电话都不接。"高某栓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显示,2015年父亲突发脑梗住院期间,医院多次联系高某军均无果,最终由高某栓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2023年母亲去世时,高某军不仅未出席葬礼,更拒绝处理骨灰落葬事宜,却在父母去世后第一时间领取了部分银行存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法院审理认为,高某军的行为已构成系统性遗弃:经济供养缺失:三十余年间未向父母提供任何生活费用,即便在父母患病期间也未分担医疗开支。生活照料缺位:父母多次住院治疗期间,高某军均未履行陪护义务,甚至拒绝签署手术同意书。精神慰藉断绝:从未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母亲临终前"想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愿望落空。丧葬义务逃避:父母去世后拒绝处理后事,违背"慎终追远"的传统伦理。

  "成年子女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经济状况改变而免除。"主审法官指出,高某军以"父母经济独立"为由抗辩,但法律明确规定,赡养义务包含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重维度。即便父母具备劳动能力,子女仍需履行情感关怀义务。

  这起案件引发公众强烈共鸣。在法院组织的庭前调解中,高某军仍坚持"继承遗产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其冷漠态度与高某栓提交的证据形成鲜明对比:居委会证明显示,高某栓每周三次探望父母,定期送医购药;邻居证言证实,高某栓夫妇承担了父母生前所有生活照料;医院记录显示,父母住院期间的护理记录均由高某栓签署;银行流水显示,高某军领取的存款未用于父母丧葬事宜。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社会价值的守护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分析,本案判决体现了三个重要导向:一是强化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打破"继承权天然存在"的认知误区;二是弘扬孝亲敬老传统,通过司法裁判树立道德标杆;三是完善继承权丧失制度,明确"遗弃"行为的司法认定标准。

  根据判决,高某军丧失继承权后,其应继承份额转入法定继承程序。由于高某珍其他兄弟姐妹均出具声明放弃继承,全部遗产由尽到主要扶养义务的高某栓继承。这种处理方式既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的规定,也体现了法律对善意扶养行为的正向激励。

  值得关注的是,法院同步向民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将高某军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失信名单。根据《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其将在乘坐高铁、入住星级酒店、子女就读私立学校等方面受到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这起案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转型期的伦理困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8亿,空巢老人占比超过60%,赡养纠纷案件年均增长17%。在此背景下,本案判决具有三重示范意义:对个人而言,警示每个公民赡养义务的不可推卸性。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业,对父母的赡养既是法律底线,更是人性本能。对社会而言,彰显法治对道德的支撑作用。当道德约束力减弱时,法律必须挺身而出,通过具体案例确立行为规范,引导社会风气向好。对国家而言,体现老龄化社会的治理智慧。通过完善继承制度、建立信用惩戒、强化社区养老等组合拳,构建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并重的保障体系。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这起判决不仅是对个案的公正裁决,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唤醒。当法律利剑斩断不孝之链,我们期待每个公民都能重拾"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智慧,让"常回家看看"不再是一句歌词,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唯有法治与德治同频共振,方能筑牢社会文明的基石,让每个老人都能在夕阳岁月里感受到温暖与尊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