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今冬供热季首个“升温令”发布
【北京今冬供热季首个“升温令”发布】11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为应对强降温天气发布今冬首个供热"升温令",要求全市供热单位提前升温运行,重点保障居民家中室温不低于18℃。气象部门预计此次寒潮伴随七至八级大风,最低气温将跌至零下2℃。11月16日消息,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大风黄色预警:全市普遍阵风7-8级,延庆、昌平等局部达9-10级,山区阵风超10级。伴随寒潮蓝色预警,48小时内平均气温降幅8-10℃,17日夜间平原低温降至-3℃。颐和园昆明湖因强风掀起层层巨浪,此景被网友戏谑地调侃为“秒变江湖”;多地电动车被狂风吹倒,树木倒伏砸车事件频发,网友纷纷吐槽“北京大风似在尽情发泄心事”。而在11月15日,北京市正式开启达标供热模式,明确要求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不得低于18℃。北青报记者跟随供热管家来到通惠家园的一户居民家中进行测温,只见卧室温度达到了20.5℃,管家表示暖气运行一切正常。居民家中能如此温暖,得益于热力站精准的调控措施。四惠地铁站附近的热力站工作人员每日开展巡检工作,确保供热系统无任何泄漏故障。
京能集团北京热力朝二分公司总经理何川透露,正式供热以来,居民的诉求量明显下降。该热力站承担着16万平方米、1825户的供暖任务,为应对降温天气,已提前升温。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热线高峰,本月北京热力96069服务热线进行了升级,启用了AI智能语音机器人。此次升级整合了75个基础业务场景和31个核心业务流程,用户只需拨打96069热线,便可实现人机对话,系统通过语义识别精准派单或转接人工服务,有效提升了热线的接听效率。自热态调试启动至今,AI已自动处理用户诉求11710件,占热线诉求总量的34%。
市城管委负责人表示,本市在供暖期实行“逢五测温”制度,即每月5、15、25日前后对居民室温进行抽测,若遇极端天气,还会增加抽测频次。此外,北京热力还会随机向居民发送室温调查短信。供暖期间,工作人员会入户巡检采暖设施,及时排查并解决问题。京能北京热力温馨提示:供暖初期,若管道积气,可轻轻放气;若遇漏水情况,应先关闭阀门处理,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切勿在排气阀上悬挂物品;供暖问题可通过“北京热力”小程序、96069热线或微博微信等渠道反映。
面对今冬首个“升温令”与突如其来的寒潮大风,北京市民的生活百态在街头巷尾、社区楼宇间生动展现,共同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冬日生活画卷。清晨六点,东城区老城区的胡同里,张大爷裹着厚厚的棉袄,蹲在四合院门口,手捧保温杯,口中哈出阵阵白气。他正和邻居王奶奶闲聊:“供热站昨晚就烧得挺热乎的,我这老寒腿今儿倒没犯疼!”说话间,一阵七级大风裹挟着枯叶呼啸而过,他赶忙扶住旁边歪斜的自行车——那是昨夜被大风刮倒的,车筐里还塞着孙女亲手制作的贺卡,尚未送出。CBD写字楼前,白领李女士踩着高跟鞋,小跑着躲进大楼的旋转门。她刚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风中凌乱”的自拍照,配文道:“北京大风在发泄心事,我的刘海在表演凌波微步!”转头却见保洁阿姨正踮脚关紧玻璃窗,窗外值守的保安小哥裹着加厚羽绒服,耳麦里不时传来调度指令:“三号区域树木有倒伏风险,立刻联系园林部门!”
提前部署,升温指令暖人心。寒潮未至,预警先行。气象部门精准预报此次寒潮的强度与影响范围,北京市政府迅速反应,果断发布今冬首个供热“升温令”,要求全市供热单位提前升温运行,将居民家中室温不低于18℃作为重点保障目标。这一决策,犹如一场及时雨,在寒冬来临前为市民送上了第一缕温暖。它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城市管理者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前瞻性与行动力。在寒潮的猛烈冲击下,这份提前谋划的温暖,让市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情。
精准调控,热力保障稳运行。居民家中温暖如春的背后,是热力站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精准调控。在通惠家园,供热管家随北青报记者一同入户测温,卧室温度高达20.5℃,暖气运行正常。这一成果得益于四惠地铁站附近热力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与精心维护,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供暖的细节,确保热力系统无泄漏故障,稳定运行。京能集团北京热力朝二分公司总经理何川介绍,正式供热后居民诉求量下降,该热力站承担着16万平方米、1825户的供暖任务,已提前升温应对降温。这种精准的调控能力,不仅保障了供暖质量,更体现了城市供热系统的高效与可靠。在寒冷的冬日里,稳定的热力供应就像一颗定心丸,让市民们能够安心度过寒冬。
服务升级,智能热线解民忧。为应对供暖期间可能出现的热线高峰,北京热力96069服务热线本月升级启用AI智能语音机器人,这一创新举措成为本次供暖保障的一大亮点。升级后的热线整合了75个基础业务场景与31个核心业务流程,用户只需拨打96069热线,即可实现人机对话。系统通过语义识别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用户需求,进行派单或转人工处理,大大提高了热线接听率。自热态调试启动至今,AI已自动处理用户诉求11710件,占热线诉求总量的34%。智能热线的启用,不仅缓解了人工客服的压力,更让市民在遇到供暖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与解决,体现了城市服务的人性化与智能化。
全面排查,细致关怀保安全。供暖期,北京市城管委开展“逢五测温”工作,每月5、15、25日前后对居民室温进行抽测,在极端天气时还会增加测温频次。同时,北京热力还随机向市民发送室温调查短信,广泛收集民意。工作人员入户巡检采暖设施,仔细排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供暖安全。此外,京能北京热力还贴心提示市民,供暖初期管道积气可轻放气;遇漏水先关阀处理并联系维修;勿在排气阀挂物;供暖问题可通过多种渠道反映。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指导,让市民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的贴心与负责。
寒潮虽寒,人心却暖。北京市在面对强降温天气时,以提前部署的远见、精准调控的能力、服务升级的创新和全面排查的细致,为市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温暖防线。这些令人夸赞的做法,不仅展现了城市治理的高水平,更让市民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与关怀。北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其他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相信在这份温暖的守护下,北京市民定能度过一个温馨、舒适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