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永信被批捕
【释永信被批捕】11月16日,据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消息,嵩山少林寺原住持释永信涉嫌挪用资金等案,经河南省公安厅指定新乡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新乡市公安局提请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这位曾经纵横商界与宗教界的少林寺原住持,从今年7月接受调查到如今被正式批捕,其庞大的商业帝国和复杂的资金运作逐渐浮出水面。释永信的商业版图始于1998年,当时他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演变为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平台。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释永信名下共关联着10家机构组织,其中5家企业均已注销。2008年,释永信创办了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少林资管),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这家公司成为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核心平台。据公开资料,少林资管自1999年以来,累计对外投资公司16家,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总额近8000万元。少林寺的商业触角伸向了各个领域。
2008年5月,少林寺直接下属的专门负责“少林寺”品牌整合和商品开发的公司“少林欢喜地”开设了淘宝店,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等。2014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签订合作协议,授权中国手游集团使用少林品牌研发移动端和电视端的少林相关题材游戏。2022年,少林寺更是因 “进军房地产” 引起舆论热议。当时,少林寺旗下的公司以4.52亿元的底价拍下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一块宗地。
释永信的案件不仅涉及传统商业领域,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涉嫌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跨境资金转移。调查发现,释永信团队在币圈的操作,涉嫌典型的洗钱行为。2016到2024年间,少林寺的 “国际弘法专项账户”每个月都往英属维京群岛一家海外公司转近百万,加起来一共转了1.3亿元。
这些钱经香港地下钱庄洗白后,一部分换成了比特币,最后落到了伦敦、纽约的海外房产上。调查人员还在他住处搜到的U盘里,发现存着18个以太坊账户的密钥,对应资产超1亿美元。而一串刻着助记词的佛珠,竟成了移动“数字钱库”的钥匙。这种藏钱的方式,确实足够隐蔽。
据案件材料显示,释永信涉嫌通过多种手段挪用和侵占寺院资产。其中,8000万元政府补贴打着“东南亚弘法基地建设”的旗号转到新加坡账户,不到72小时就换成了比特币。这些资金经暗网倒手后,又以“矿石采购款”的名义流了回来。这种“人民币变加密货币,再靠虚假生意掩盖真实用途”的操作,完全符合洗钱罪的特征。此外,释永信还通过离岸公司把资金换成加密货币,从而绕开外汇管制向境外转移资金,累计金额好几亿元。
要知道,个人每年最多只能换5万美元的外汇,他这种“蚂蚁搬家”式分批转移资金出境的操作,就算披着宗教交流的外衣,也藏不住违法的本质。
释永信的问题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严重的戒律违反。根据少林寺管理处7月27日发布的通报,释永信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这严重违反了佛教戒律。其实,早在2015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就曾经被举报私生活混乱,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一则署名“少林寺知情人士释正义”的网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热传。网帖称,释永信有2个户籍和2个身份证,并有情妇,并与女子通奸。
面对释永信的违法行为,宗教界也作出了回应。中国佛教协会收到河南省佛教协会报来《关于注销释永信戒牒的报告》。根据有关规定,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中国佛教协会坚决拥护和支持有关部门对释永信的依法查处,表示要从释永信问题中深刻汲取教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教。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人员监督管理制度机制,坚决惩戒违规犯戒教职人员,坚决清除教职人员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河南省佛教协会也发文称,释永信长期担任少林寺住持,本应潜心修行、立身为范,率众持戒、弘扬佛法,传承禅宗法脉,守护祖庭清净。
然而其目无国法、罔顾教规,六根不净、追名逐利,肆意妄为、屡破底线,背弃了正信正行的沙门传统。
释永信从少林寺方丈到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其跌落法坛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宗教商业化过度发展的警示。随着案件进入司法程序,这位曾经一手打造“少林IP帝国”的佛门CEO,如今面临的是法律的严肃审判。他的商业帝国和加密资产迷局,正一步步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