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若武力介入 日本全国有沦为战场风险 大国重器将“以武止戈”,背后信号不一般!
创始人
2025-11-16 11:02:57
0

  若武力介入 日本全国有沦为战场风险

  【若武力介入 日本全国有沦为战场风险】11月16日,《解放军报》4版刊发署名文章《叫嚣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只会把日本引向不归歧途》。文章称,如果武力介入台海局势,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此次高市早苗的露骨挑衅言论证实了日本违背和平宪法进行大规模强军意图明确,而日本政府此前辩称的种种谎言不攻自破。高市此言一出,不知日本政府又将如何解释新一轮强军扩武?日本政客无论是在违背和平宪法强军扩武时,还是再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时,都没有告诉日本国民它的真实代价。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武力介入台海局势,日本国民和国家都将因为日本政府极其危险且错误的决策陷入灾难。同时,一是恶化自身周边环境,二是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三是再次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知妄想螳臂当车、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日本,介入台海的“自信”从何而来?2022年,日本出台了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新“安保三文件”,明确将遏制周边国家“单方面改变现状”作为国家安全目标,甚至扬言在必要时会动用武力,以“使事态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为此,日本开始着手构建大规模进攻性武力体系,提升长期高强度作战能力。这一系列举措,实质上是对不允许装备进攻性武器的和平宪法进行了篡改。基于上述战略文件,日本正同步研发或部署超过10种反舰、对地导弹,这些导弹射程最远可达3000公里。同时,日本还在全国范围内翻新军事基础设施,并大量储备弹药。

  此前,每当被问及为何要加强军力时,日本政府总是以“周边安全形势严峻”为借口,辩称此举仅仅是为了“自卫”,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未违背和平宪法所确立的“专守防卫”原则。

  据媒体披露,日本2022年版的军力建设规划,主要是基于武力介入台海局势的推演结果而制定的。然而,对于是否会武力介入的问题,日本领导人却始终含糊其辞,未给出明确答复。此外,日本还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对新“安保三文件”进行修订,并计划进一步增加军费,以强化应对与使用无人装备等新型作战能力。

  此次高市早苗的露骨挑衅言论证实了日本违背和平宪法进行大规模强军意图明确,而日本政府此前辩称的种种谎言不攻自破。

  2025年的深秋,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完成首次电磁弹射海试,标志着全球首艘"准航母"级两栖攻击舰正式形成战斗力。与此同时,福建舰航母编队在南海展开实战化训练,歼-35舰载机划破长空;西北戈壁深处,东风-41洲际导弹完成年度战略巡航;青藏高原上,新型合成旅列装智能无人作战系统。这些震撼世界的军事突破,勾勒出中国军队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壮阔图景。

  在战略核力量领域,中国已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作为"国之重器",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射程覆盖全球主要战略目标,其陆基机动发射平台具备"随时能战"的生存能力。2025年公开的发射画面显示,该导弹从西北荒漠升空后,在万米高空完成三级分离,精准命中太平洋预定靶区,误差控制在50米以内。

  海基核力量方面,096型战略核潜艇采用泵喷推进系统,水下噪音降低至95分贝以下,接近海洋背景噪声水平。配套的巨浪-3潜射导弹射程突破12000公里,使中国具备真正的二次核反击能力。2025年海军节期间,三艘096型核潜艇同时现身青岛军港,彰显中国水下核力量的规模优势。

  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因运-20运输机的批量列装实现质的飞跃。这款最大起飞重量220吨的"鲲鹏",已形成覆盖全球的空中战略投送网络。2025年汤加火山喷发时,6架运-20连续飞行30小时,将300吨救灾物资和工程设备送达灾区,创下中国空军远程投送新纪录。

  海军装备建设呈现"下饺子"式发展态势。055型万吨驱逐舰南昌舰率领的航母战斗群,在2025年环太平洋军演中完成对美军航母编队的模拟攻击。该舰装备的11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兼容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种6倍音速的"航母杀手",使中国海军首次获得区域拒止能力。福建舰航母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这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8万吨级航母,每日可起降舰载机120架次,搭载的歼-35隐形战斗机与空警-600预警机形成完整作战体系。2025年南海对峙中,福建舰编队与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形成战略对峙,双方舰载机在防空识别区展开电子战较量。

  空军装备升级呈现"隐身化、智能化、无人化"特征。歼-20隐形战斗机产量突破300架,形成覆盖东南沿海的空中防线。其改进型歼-20S双座型,可同时指挥3架攻击-11无人机执行穿透性打击任务。2025年中泰联合军演中,歼-20与泰国F-35A进行模拟空战,取得10:0的压倒性优势。

  在无人作战领域,中国已形成完整体系。攻击-11无人机采用飞翼布局,雷达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可携带2吨弹药执行防区外打击。2025年珠海航展上,飞龙-2型无人机群演示了"蜂群战术",200架无人机在3分钟内完成目标识别、攻击决策和饱和打击。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东风-17导弹采用乘波体设计,在大气层内进行"水漂式"机动,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2025年国庆阅兵中,该导弹与东风-27中程高超音速导弹组成"双剑合璧",形成覆盖第一岛链的精确打击网络。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作战体系。北部战区某合成旅装备的"智慧战车",集成量子通信、脑机接口和自主决策系统。在2025年中俄联合军演中,该旅无人坦克分队与俄军T-14坦克展开对抗,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战场态势,取得7:1的交换比。

  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火箭军某旅装备的东风-26B导弹,采用"冷发射+热助推"技术,可在移动发射车上完成360度全向发射。2025年台海危机中,该旅48小时内完成战略部署,形成对第二岛链的威慑态势。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实现跨越发展。战略支援部队组建的"网络攻防旅",在2025年"护网行动"中,成功渗透某国海军指挥系统,瘫痪其航母战斗群通信网络达47分钟。量子通信技术的实战化应用,使关键军事指令传输实现"绝对安全"。后勤保障体系完成智能化转型。联勤保障部队列装的智能无人补给系统,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自主规划补给路线。2025年高原驻训期间,该系统通过5G网络实时监控装备状态,将物资补给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

  中国军力的跃升,始终与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紧密相连。2025年,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累计为6700余艘中外商船提供安全保护,亚丁湾护航任务完成率保持100%。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维和部队规模增至3200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兵力最多的国家。这种"止戈为武"的军事哲学,体现在装备发展的每个细节。运-20运输机在设计时预留医疗救护模块接口,可在4小时内改装为"空中医院";075型两栖攻击舰设置人道主义救援专用舱室,可同时收容2000名灾民;新型合成旅配备的模块化净水装置,每日可生产50吨饮用水。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既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选择。从电磁弹射的航母甲板到量子通信的指挥网络,从高超音速的战略威慑到无人作战的体系对抗,中国军人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广袤的时空维度书写着和平发展的新篇章。正如国防部发言人所言:"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战略稳定的砝码。"这份底气,既来自大国重器的硬实力,更源于"止战谋和"的文化基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