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仍有读者问我:“蔡生,香港楼市咁差,估计今年楼价会跌几多?”我回答:“今年楼价已经升了3.11%,还会继续升。”这位读者感到非常诧异,认为笔者在讲笑,他说大多数专家及身边朋友都预测楼价向下跌,争议的是跌多少的问题,看得最淡的一位专家更直指在不久将来还有7成跌幅,赢得大众一时掌声。他们形容笔者的见解属于另类偏见,难怪总受到淡友们批评。的确是的,笔者在今年年初,预测今年楼市先跌后稳再回升,楼价到年底可升3%-5%,当时市场一面倒唱跌,笔者的见解的确非常另类。
又如在大约半年前,本人看好楼市前景,率先在股价70元左右的时候,买进新鸿基地产(0016)股票,当时也是给人“笑甩棚牙”。大家都在说要投资新经济,投资创科、AI人工智能甚至Web3.0等,谁还买地产股呀?市场的共识是,楼市已经没得翻身了。那么笔者看好是基于甚么原因?道理其实很简单,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楼市应该与其他国际都市比较,既然杜拜、新加坡、澳洲和纽约楼价近几年升了几成,香港跌三成就不合理,回升是迟早的事;至于为什么买龙头地产股?去了解人家公司卖了多少房子,业绩表现如何就知道,要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一厢情愿地“为想跌而唱跌”。
今天,住宅楼市“有幸”被笔者言中,楼价从谷底开始回升,许多淡友难免感到失望;而龙头地产股急升了几成,也令不少市场专家“一地眼镜碎”。当然,笔者认同香港经济需要多元化发展,我们应该作不同范畴的投资。虽然楼市未必能够重返昔日辉煌时代,但也不能过份看淡,毕竟地产业是香港经济重要一环,未来的发展起码应该与其他国际城市看齐。今天楼市处于“U型”状态,代表楼价在经历下跌后,目前正处于触底回稳的阶段,预期未来将会逐步反弹。这种状况是由多种因素推动,包括政府推出刺激措施、外来各项人才涌入、租金回报率上升、吸引投资者入市、潜在减息周期来临以及“北水”流入楼市等。
工商物业成交频繁 著名机构投资香港
笔者近两个月又开始唱好工商市场,言行被形容与民意背道而驰。因为这个范畴今天仍然被同行极力唱淡,其他市民大众自然也看淡,简直没有人看好。本人想与所有读者再次见证工商市场的未来,坦白说,工商舖市场仍然到处出现银主盘或急售的“笋盘”,成交价格还处于极低水平,比高峰期下跌幅度高达4至7成不等,难怪很多人皆认为这个市场已返魂乏术。那么笔者又为甚么看好这个市场?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银主盘有一天会卖完,急卖“笋盘”最终会被扫清,一旦大幅蚀让的平盘不复存在,市场就会开始止跌回升。工商舖市场是一个超跌的市场,当经济复苏资金回流,楼价反弹一至两成是正常现象。
作一个简单的比喻,近期工商物业成交频繁,大额成交及大幅蚀让的个案不断出现,媒体为吸引眼球,报导时总喜欢形容:“银主腰斩一半、业主被迫大幅亏损5至6成、比高峰期叫价下调6至7成等”的字眼,让人感觉市场到处蚀让,工商市场似乎到了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尝试用另一个角度看事物,如果这样报导又如何:“工商物业出现趁低吸纳讯号,市场录得不少名人投资者、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入市租买个案,如阿里巴巴动用72亿港元购入铜锣湾壹号广场13层楼面,每呎成交价高达2.6万元,创出近年铜锣湾写字楼价格新高;美国著名基金公司简街资本(Jane Street)以月租3,055万港元,呎价137元租入中环新海滨商厦22.34万方呎甲厦,写字楼租金规模之巨,令市场人士啧啧称奇等等”。显然,市场有人黯然离场,有更多更具实力的买家及大机构在进场,他们用行动对香港未来投下了信心一票!
(作者为山西省港区政协常委及召集人、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