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牌可以随意申请”系谣言
【“临牌可以随意申请”系谣言】2025 年 11 月 6 日,贵阳市交通管理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广播节目《交通大家谈》集中辟谣,揭穿了七大交通车管不实信息。交警部门指出,这些谣言轻则误导车主多花时间、多费精力,重则可能让人掉入诈骗陷阱,甚至因误解规则而违反交规。在这些谣言中,“临牌可以随意申请,临牌申领次数没有限制” 的说法流传甚广,法制处民警曹天中现场拆解了这一不实传言,明确了临时号牌申领的严格限制条件。
临时号牌并非可以无限次申领,这一说法纯属谣言。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对于新车注册登记可以申请三次临时号牌,补领机动车号牌可以申请一次,每次使用期限均为十五天。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属于未销售的或购买、调拨、赠予等方式获得机动车后尚未注册登记的,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不得超过三次。临时号牌的有效期也因情况而异,对于未销售的、购买、调拨、赠予等方式获得机动车后尚未注册登记的、新车出口销售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核发有效期不超过三十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不少车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悬挂临牌就可以随意违反交通法规,甚至躲避电子执法设备的监控。贵阳交警明确指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交通安全法规规范的是安全,不能单纯以为躲避处罚就没有问题,违反交通法规极易导致交通事故。临时行驶车号牌的悬挂也有严格要求,应当粘贴在车内前风窗玻璃的左下角或右下角不影响驾驶人视线的位置,载客汽车的另一张应粘贴在后风窗玻璃左下角,没有前风窗玻璃的应随车携带,否则将面临相应行政处罚。
除了临牌谣言外,交警部门还澄清了其他几类常见的不实信息。关于 “C1 驾照扣分不再自动清零” 的说法,交警解释驾驶证记分周期为十二个月,满分为 12 分,目前暂无不清零的说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罚款未缴纳的,记分会转入下一记分周期。对于 “超速全部改为扣六分” 的传言,交警明确表示这不是真的,目前执行的记分标准根据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 12 分、9 分、6 分、3 分、1 分,对于超速行为区分了车型、道路类型以及超速比例进行划分。朋友圈流传的 “副驾驶没人也要扣 3 分” 的说法,被交警直接判定为假消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要求驾驶人载客应当按照核定人员载客,不得超载,没有要求副驾驶必须载客。交警同时也对另一个相关谣言进行了辟谣 —— 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座椅,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此项并无强制规定,但基于安全考虑,贵阳市在新修订的《贵阳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规定了 “不得安排未满 12 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副驾驶座位”。
网络谣言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2025 年 6 月,网络谣言主要聚焦社会热点、灾情事故、伪科普等领域,造谣者通过移花接木、AI 生成、伪科学包装等手段虚构或夸大事实,扰乱正常社会秩序。交通出行方面,“7 月 1 日起老年人坐火车有新规定,买票能打折”“乌鲁木齐 2 路汽车按秒收费” 等谣言,虚构杜撰、歪曲误读公共出行政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多地开展了网络辟谣主题活动,如北京市委网信办就联合北京公交,开展了网络辟谣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识谣辨谣能力。
面对各类谣言,交警部门提醒车主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业务。对于临时号牌的申领,已授权的汽车经销商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可以代办,“交管 12123” APP 个人注册用户也可登录申请,用户在 APP 内选择 “申请新车临时号牌”,上传身份证明、购车发票等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邮寄送达,极大方便了广大车主。对于机动车登记证书补办,交警部门强调不能由他人代补办,但现在交管 12123 上已经可以实现网上补办登记证书,解决了工作日上班的车主的烦恼。交警部门在重大节假日会安排一定窗口办理车驾管业务,并按照近期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 7 项公安交管 “高效办成一件事” 要求,推出了更多便民措施。
当谣言在微信群、朋友圈中肆意传播时,权威部门的及时辟谣犹如一盏明灯,为车主指明了正确方向。从临时号牌到驾照记分,从超速处罚到安全带使用,每一个交通规则都关系到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面对未经证实的信息时,应当首先向权威渠道求证,而不是盲目相信和传播。毕竟,行车安全无小事,信息真实关乎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