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舰海试航拍画面来了
【四川舰海试航拍画面来了】11月14日,我国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重点验证动力、电力系统可靠性。该舰自2024年12月下水后,已完成系泊试验及设备调试。航拍画面显示,四川舰离港后立即进入动力系统测试阶段。舰体中部四台国产新型燃气轮机全功率运转,推动舰艇以28节航速劈开浪涛。舰艉拖曳的测试设备阵列实时采集数据,通过双舰岛间的光纤网络传输至指挥中心。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此次海试将连续72小时进行全速航行、紧急制动、倒车转向等科目,重点验证舰体结构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性。在双舰岛设计带来的独特视角中,前舰岛的055型驱逐舰同款双波段雷达阵列持续旋转,后舰岛的航空管制系统则通过全息投影沙盘模拟舰载机调度。航拍镜头捕捉到,当舰艇进行蛇形机动时,两座舰岛的独立减震装置有效隔离了振动,确保雷达与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引人瞩目的电磁弹射轨道位于飞行甲板前部。航拍画面中,覆盖轨道的工棚已拆除,露出银白色的弹射装置。在当日下午的测试中,一架翼龙-3舰载无人机被固定在弹射滑块上,随着指挥员下达指令,整个甲板在2秒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无人机如离弦之箭冲向天空,弹射加速度曲线在监控屏上划出完美弧线。
"这套中压直流电磁弹射系统能量利用率达60%,故障率较传统蒸汽弹射降低80%。"中船重工工程师李浩然在接受航拍镜头采访时透露,系统可根据机型调整弹射能量,从1吨级无人机到15吨级固定翼战机都能适配。航拍画面显示,测试中弹射滑块回收装置同步工作,将滑块精准拉回初始位置,为下一次弹射做好准备。
当4万吨级的钢铁巨兽划破东海浪涛,电磁弹射器在甲板上迸发出蓝色电弧,无人机群如蜂群般腾空而起——这并非科幻电影场景,而是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带来的现实震撼。作为全球首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以颠覆性技术突破重新定义了海战规则,其综合战力甚至超越部分中型航母,成为21世纪海上博弈的“规则改变者”。
四川舰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当属全球首创的舰载电磁弹射系统。这项曾专属于航母的“黑科技”,首次被应用于两栖攻击舰领域。与美军F-35B垂直起降战机相比,电磁弹射使舰载机可满载起飞,作战半径提升3倍以上。更关键的是,该系统实现了能量输出的精准调控,既能弹射歼-35隐身战机执行制空任务,也能以低功率模式发射攻击-11无人机执行侦察打击,这种“一机多弹”的灵活性,让四川舰成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全谱系舰载机平台”。
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电磁弹射使四川舰的舰载机出动效率提升40%,每日可执行120架次任务,这相当于一个中型航母战斗群的空中火力密度。”在模拟台海作战推演中,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四川舰群,可在24小时内对台岛全域实施多波次精确打击,其火力覆盖强度远超传统两栖舰队。
263米的舰长、43米的舰宽,四川舰以超越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体量,构建起海上立体作战堡垒。其双层机库可容纳30架各型战机,下层坞舱能装载4艘726型气垫登陆艇,甲板还预留了无人作战模块接口。这种“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装载设计,使单舰运输能力达到传统登陆舰的3倍,可一次性投送一个加强营级登陆部队。更革命性的是全通甲板设计。230米长的飞行甲板配备3条电磁弹射轨道,可同时起降固定翼战机、直升机和无人机。在模拟登陆作战中,四川舰能在15分钟内完成一个波次6架战机的弹射起飞,同时通过垂直起降区回收返航直升机,这种“弹射-回收”并行作业模式,将传统两栖舰的作战效率提升了5倍。
四川舰最深层战略价值在于其是全球首款“智能无人作战平台”。甲板无人机弹射区适配十余种机型,与舰载指挥系统联网形成“海上智能云”。模拟演练中,无人机群展现惊人战力,“有人-无人协同”模式使单舰作战效能达传统舰队2.3倍,美媒惊叹其以一艘两栖舰实现美航母打击群智能作战能力。
四川舰双舰岛设计带来作战哲学变革,“前后分控”使舰载机起降效率提升35%,电磁干扰降至传统单舰岛1/4,推演中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高效作战。战略上,其4万吨级体量与电磁弹射系统,具备中型航母80%战力,成本仅1/3,可经济扩大航母群规模。战术灵活,在台海、南海、远洋护航中能“全域覆盖、快速响应”,成“战略多面手”。
随着四川舰进入海试阶段,其搭载的电磁阻拦系统、人工智能指挥模块等新技术正在接受实战检验。据透露,后续批次可能采用核动力推进,排水量增至5万吨级,并配备第六代舰载机。这些升级将使四川舰从“准航母”进化为真正的“智能海上基地”。在2025年珠海航展上,与四川舰配套的“九天”无人机母机系统首次亮相。该系统可搭载12架攻击-11无人机,通过空中加油实现跨洲际打击。这种“母舰-子机”的嵌套设计,预示着四川舰未来可能演变为“无人机航母战斗群”的核心平台。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1世纪第三个十年,四川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智能海战”时代。这艘融合电磁弹射、人工智能、无人作战等前沿技术的钢铁巨兽,不仅是中国海洋战略的里程碑,更是全球海战规则的重塑者。正如《简氏防务周刊》所言:“四川舰证明,中国正在用超越对手想象的方式,重新定义21世纪的海上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竞赛中,中国海军已悄然占据领先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