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号发布日语海报警告日方 以坚定立场划出不可逾越红线!
创始人
2025-11-14 14:04:57
0

中国军号发布日语海报警告日方

  【中国军号发布日语海报警告日方】11月13日,中国军号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一张日语海报,以醒目的红色背景与黑色大字直指核心:“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必将迎头痛击!”这一强硬表态迅速引爆国际舆论场,日本右翼政客的挑衅言论遭遇当头棒喝,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台海这一地缘政治敏感地带。此次中国军号发布日语海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在东海、台海方向长期战略部署的延续。近年来,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动作愈发频繁:2025年5月,日本民用飞机以“科研观测”为名非法闯入钓鱼岛领空,遭中国海警舰载直升机5分钟内驱离;同年7月,日本“凉月”号护卫舰擅闯中国领海,日方虽撤换舰长并承认“严重错误”,但未能遏制其试探底线的心态;10月,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更公然声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将台海冲突与日本“存亡危机”绑定,为军事介入寻找借口。面对这种“切香肠”式的渐进挑衅,中国军号的日语海报犹如一记重拳,直接击碎日本右翼的幻想。海报选择日语发布,精准锁定目标受众,既避免日方以“语言不通”为借口狡辩,又向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中国对台海问题的立场不容任何误读。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与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用日语喊话驱离日船的战术一脉相承,彰显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智慧与决心。中国对台海的主权主张,建立在无可辩驳的历史与法理基础之上。从明清两代《使琉球录》《筹海图编》等文献明确记载钓鱼岛属中国,到《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领土限于本州等四岛,再到中国海警2013年起实现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累计驱离日方船只2300余次,中国用实际行动构建起“历史主权—战后秩序—现实管控”的完整证据链。反观日本,其所谓“实际控制”不过是1895年窃取、1952年美军私相授受的非法产物,在法理与道义上均站不住脚。

  在台海问题上,日本更无置喙之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其《和平宪法》第九条明确禁止“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而高市早苗之流试图修改宪法、扩大自卫队权限,甚至将黑手伸向台海,本质上是复活军国主义的危险尝试。中国军号的海报,不仅是对日方挑衅的警告,更是对历史正义的捍卫——任何试图颠覆战后秩序的行为,都将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击。

  日本右翼政客的底气,部分源于对中美军事对比的误判。他们幻想美国会为日本火中取栗,却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国早已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晚清。2025年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规模,以及日益现代化的国防力量。从东风系列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到福建舰航母编队的远洋作战能力,再到歼-20隐形战机与055型驱逐舰的协同作战体系,中国在台海方向的军事优势已形成压倒性态势。

  反观日本,其自卫队虽在装备水平上位居世界前列,但受限于宪法约束与战略定位,缺乏独立作战能力。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曾分析指出,若台海爆发冲突,日本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后勤支持与情报共享,而非直接参战。高市早苗之流叫嚣“武力介入”,实则是将日本推向“代理人战争”的火坑,最终可能重蹈乌克兰的覆辙。

  中国军号的日语海报发布后,国际社会反应分化。东南亚国家普遍保持沉默,它们深知台海稳定关乎区域和平,不愿被日本绑上战车;欧洲国家虽在价值观上倾向美国,但多数不愿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彻底决裂;就连美国内部,也有声音警告日本“不要玩火”。这种局面印证了一个现实:在台海问题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右翼政客的冒险主义,不仅违背国际法与地区共识,更将日本推向国际孤立边缘。

  中国军号的日语海报,是一面镜子,照出日本右翼政客的虚伪与短视;也是一把标尺,丈量出中日两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实力与道义差距。从钓鱼岛到台海,中国用行动证明:主权问题不容谈判,底线思维不可动摇。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迎头痛击。历史告诉我们,和平需要实力守护,主权必须用决心捍卫。当中国军号的海报划破台海的阴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大国的战略定力,更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坚定承诺——无论风雨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是台海和平的守护者、地区稳定的压舱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