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芷蕾:东北人就是敢说敢闯有韧性
【辛芷蕾:东北人就是敢说敢闯有韧性】11月13日,演员辛芷蕾接受采访时说:“东北人就是敢说敢闯有韧性,东北不比外面任何地方差,只是还需要时间慢慢建设,我们有好的资源、风景,东北一定会越来越好的”。1986年生于鹤岗的辛芷蕾,童年被贫困与责任填满:父亲瘫痪、母亲独自养家,她16岁便边读书边打工,从服装设计专业退学后,揣着“国际巨星”的梦想闯入演艺圈。2003年,她因《画皮》中盲女一角初露头角,却因直言“想红、想赚钱”遭群嘲;2018年,她在微博自称“国际影星辛芷蕾”,被网友戏称“东北大呲花”(意为“虎但勇敢”)。面对质疑,她坦然回应:“靠自己争取想要的,没什么不对。”这种“敢闯”的劲头,在她的作品中一以贯之。为演《长江图》中的江边女子,她零下温度跳入冰水,靠半瓶白酒御寒;为《绣春刀》中的侠女,她苦练刀法至浑身淤青;在《繁花》中,她以“李李”一角颠覆观众对东北女性的刻板印象,将上海滩的飒爽与东北人的直率融为一体。2025年9月,她凭《日挂中天》摘得威尼斯影后,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语女演员。领奖台上,她哽咽道:“十几年前我说要当国际巨星,今天终于做到了。”
2005年的北京,地下室的霉味能呛出眼泪。23岁的辛芷蕾攥着母亲凑的500块钱,在月租300元的“棺材房”里反复练习台词。白天跑剧组递简历被拒37次,晚上在酒吧当服务员时,她盯着酒柜上的洋酒瓶,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镜头里的主角。转机出现在一个飘雪的清晨。甄子丹的经纪人在哈尔滨活动现场瞥见这个“眼神带刀”的姑娘,随口问:“想当演员吗?”辛芷蕾愣了三秒,点头如捣蒜。当她背着破行李箱踏上绿皮火车时,兜里只剩27块钱——这趟“豪赌”,押上了全家最后的希望。
初入行的辛芷蕾很快领教了现实的残酷。她演过《画皮2》里没有台词的狐妖,在零下20度的片场裹着保鲜膜跳进冰窟窿;在《绣春刀Ⅱ》试戏时,导演路阳皱眉:“你这眼神太凶,像要杀人。”她当场拔出道具刀,一个劈砍动作让全场寂静——这个镜头后来成了电影海报的经典画面。2016年的《长江图》拍摄堪称“自虐式表演”。深冬的长江水温接近零度,辛芷蕾为拍水下戏份连续跳江12次,冻到失温仍拒绝替身。导演杨超回忆:“她上岸时嘴唇紫得像茄子,却笑着说‘再来一条’。”这部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作品,让她在国际影坛初露锋芒,却也让她陷入更漫长的蛰伏期。
2018年的《如懿传》选角现场,辛芷蕾为争取金玉妍一角,当着三十多个竞争者的面拍桌:“这个角色非我莫属!”这种“莽撞”让她背负“耍大牌”的骂名,却也让她成为观众心中“最带感的反派”。拍摄海棠朵朵时,她为贴近角色剪短长发,在草原上骑马摔断两根肋骨仍坚持完成动作戏。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3年。话剧《初步举证》中120分钟的独角戏,她用200多句台词撕开性侵议题的伤口。当她跪在舞台上嘶吼“为什么受害者要证明自己无辜”时,台下观众哭成一片。这个角色为她赢得白玉兰戏剧奖,也让她找到表演的终极意义:“戏比天大,但人要比戏更真实。”
2025年的《日掛中天》拍摄现场,辛芷蕾为演好重逢戏份,连续48小时不睡觉体验失眠状态。导演蔡尚君感叹:“她像块海绵,能把所有生活苦涩都转化成表演能量。”当威尼斯评委宣布她获奖时,这个曾因买不起电脑给父亲而自责的姑娘,在领奖台上哽咽:“十几年前我说要当国际巨星,今天我终于站在这里——但这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封后后的辛芷蕾迅速陷入舆论漩涡。有人质疑她“靠运作拿奖”,她直接甩出六连反问:“运作?跟谁运作?拿钱运作还是资本置换?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等了14年?”低胸礼服事件中,她大方回应:“玫瑰有刺才美丽,女性不该被定义成‘安全’的模板。”
这个曾因家庭贫困而自卑的姑娘,如今在采访中坦然谈论童年:“那些吃不上烤鸭、买不起电脑的时刻,是我最好的表演课。”她成立“星光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地区女孩学艺术,用行动践行“让更多女孩被看见”的承诺。
辛芷蕾的“敢说”,曾让她陷入争议。综艺中,她直言“不想输”被批“有野心”;面对网友骂她饰演的“顾遥”是“怨妇”,她硬核回怼:“骂角色可以,别来骂我,街上看见我也别想着来打我,我是会还手的。”但正是这种不遮掩的真诚,让她成为东北精神的最佳代言人。此次回鹤岗,她撸着烤串用方言夸家乡:“以前提到鹤岗就是低房价,现在我们有萝北机场、黑龙江三峡,绿化率43.55%,是国家级避暑胜地!”她更以自身经历鼓励年轻人:“东北不缺资源,不缺风景,缺的是敢想敢做的人。我这样的普通女孩能成功,你们为什么不行?”
如今的辛芷蕾依然保持着“鹤岗式”的实在。社交媒体签名栏写着“演员,正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她笑答:“哪有什么逆袭剧本?不过是把每个‘不可能’熬成‘可能’的偏执罢了。”从鹤岗煤渣堆到威尼斯红毯,这个“野心勃勃”的姑娘用二十年证明:所谓命运,不过是选择与坚持的总和。而她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毕竟,对一个真正的野心家来说,最好的剧本,永远是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