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上海一居民挖掘地下室形成数米深坑 有居民反映周边房屋受损,相关部门正在调查!
创始人
2025-11-14 11:04:48
0

上海一居民挖掘地下室形成数米深坑

  【上海一居民挖掘地下室形成数米深坑】11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四季雅苑小区内,一处面积约300平方米、深度达6米的地下巨坑引发全城关注。这起由业主私自挖掘地下室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不仅导致相邻三户居民房屋出现墙体开裂、地基沉降等严重隐患,更将基层治理中“动态监管沦为被动接诉”的困境暴露无遗。“每天都能听到钢筋碰撞的刺耳声,晚上躺在床上,总担心楼会塌。”四季雅苑居民王先生站在自家窗前,望着楼下被黑色防尘网覆盖的深坑,声音中透着疲惫与恐惧。这个距离自家院墙仅60厘米的巨型地坑,已持续施工近十个月。据受影响最严重的业主孙女士介绍,邻居刘先生自2025年1月起以“装修”为名,在房屋后院花园内实施挖掘。物业开具的施工许可证上仅标注“外墙防水、室内改装”,实际却形成深达6米的地下空间。更令人震惊的是,施工方采用“游击战术”——城管到场即停工,执法人员离开后连夜抢运钢筋水泥,甚至用黑布遮挡现场以规避监管。“他们根本没运土回填,反而不断浇筑混凝土试图固化违建。”孙女士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巨坑内部已铺设钢筋骨架,部分区域水泥浇筑完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在上海软土地质条件下,此类深挖会导致基坑2倍范围内房屋出现倾斜性损害,而该巨坑紧邻三户住宅,安全隐患触目惊心。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违建行为,基层监管部门陷入两难境地。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城管中队工作人员坦言,自6月首次接到投诉以来,已多次赴现场处置,但施工方始终采取“你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拖延战术。更棘手的是,回填一个300平方米、6米深的基坑需要数十万元费用,这笔资金由谁承担成为执法瓶颈。

  “不是不想管,是实在难管。”某街道城管负责人私下透露,现行法规对违建者的惩处力度有限,而跨部门协调又存在流程障碍。这种治理惰性在现实中不断发酵:2023年上海多伦路曾发生类似事件,业主季某因私挖2.8米深地下室导致房屋承重结构破坏,最终虽被判危险作业罪,但100万元修复费用仍需由受害者分摊。

  法律层面的漏洞更令人忧心。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私挖地下室需同时违反规划、建设、消防等多项法规,但实际执行中常因“职权交叉”导致推诿。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指出,此类行为若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完全可参照《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责,但基层部门往往因“怕担责”选择行政处罚了事。

  历史数据为这场安全博弈敲响警钟:2021年杭州某小区业主私挖2层地下室,导致相邻楼体倾斜15度,20余户居民连夜撤离;2022年北京朝阳区一违建地下室坍塌,造成3人死亡。这些惨痛案例与四季雅苑的6米深坑形成残酷呼应——当个别居民将邻里安全视为儿戏,当基层治理沦为“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我们不是要阻止合理改造,但任何施工都必须以保障公共安全为前提。”孙女士抚摸着家中从地面延伸至墙体的裂缝,声音哽咽。她已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并准备通过民事诉讼追究违建者责任。联洋三居委会表示,将联合物业建立24小时巡查机制,杜绝施工材料进场。

  要根治此类乱象,亟需构建“技术防控+法律严惩+社会共治”的三维体系。技术层面,深圳“无人机巡查+AI图像识别”系统已实现对重点小区的24小时违建监测,上海可借鉴此类经验,通过科技手段压缩监管盲区。

  法律层面,需提高违法成本。广州2023年出台的《住宅小区违建治理条例》明确“发现即拆、拆后复原”原则,违建拆除费用由业主全额承担;成都推行的“网格员+物业+业主”联防机制,使违建投诉响应时间从7天缩短至2小时。这些实践证明,只要摒弃“等投诉再处理”的惰性思维,完全能够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社会层面,应建立“业主信用档案”,将违建行为与房产交易、子女入学挂钩。正如网友在评论区所言:“当违建者面临处处受限的惩戒,谁还敢拿全楼人的生命安全当赌注?”

  站在四季雅苑的6米深坑前,混凝土与钢筋构筑的“地下城堡”显得格外荒诞。这个本不该存在的空间,折射出某些人对法律尊严的蔑视,更暴露出基层治理的深层病灶。当2899万元的豪宅价格换不来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当“零容忍”的口号沦为纸面文章,我们不得不追问:城市的现代化,究竟该以什么为根基?答案或许就刻在孙女士家开裂的墙面上——那里不仅有水泥的碎屑,更有一个普通家庭对安全生活的朴素渴望。唯有以“钉钉子”的精神压实责任,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治违,才能真正筑牢城市安全的“地下长城”。毕竟,6米深坑挖走的不仅是土壤,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任;而填补这个鸿沟,需要法律的重拳、技术的智慧,更需要每个人对生命安全的敬畏之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