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结束史上最长“停摆” 特朗普签署了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
创始人
2025-11-13 19:04:05
0

美国政府结束史上最长“停摆”

  【美国政府结束史上最长“停摆”】11月12日晚,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临时拨款法案上签下名字,标志着持续43天的联邦政府“停摆”正式终结。这场因两党医保政策博弈引发的政治僵局,不仅刷新了2018年35天“停摆”的耻辱纪录,更将美国政治极化导致的治理失能暴露无遗。当国会大厦的灯光重新亮起,数百万美国民众仍在为这场“政治游戏”付出代价。此次“停摆”的导火索是2025年9月19日共和党主导的临时拨款法案。该法案试图将政府运转资金维持至11月下旬,却因民主党要求增加《平价医疗法案》补贴条款被参议院否决。两党随后展开长达43天的拉锯战,参议院累计进行14次表决均未通过,直至11月10日修改版法案才打破僵局。“这根本不是预算危机,而是政治勒索。”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在表决现场怒斥。共和党则被曝利用“停摆”推进三项政治议程:冻结民主党主政州基建项目资金、终止16个民主党州能源项目、启动联邦雇员裁员计划。白宫管理预算办公室数据显示,停摆期间已有4000名联邦雇员收到裁员通知,解雇将于60天后生效。这种将民生问题武器化的做法,在国会民调中引发强烈反弹。盖洛普最新调查显示,仅15%的美国民众认可国会工作表现,68%的受访者认为民主党“脱离民众利益”,61%则指责共和党“不顾民生”。当政治极化的齿轮开始转动,普通民众成为最直接的牺牲品。联邦食品救济计划“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自11月1日起暂停全额支付,这是该计划设立60年来首次断供。尽管特朗普政府3日宣布动用46.5亿美元应急资金维持部分救济,但全美2.3万个食品救济站仍出现史无前例的排队潮。

  在芝加哥南区,“共享食品计划”执行主任乔治·马蒂西克看着空荡荡的仓库直摇头:“我们失去了850万美元联邦资金,现在每天要拒绝300个家庭的求助。”类似场景在纽约布朗克斯区、洛杉矶斯凯德罗区等地同步上演,领取免费食物的人数较平时激增300%。

  航空领域同样陷入混乱。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被迫无薪工作43天,导致全美6000架次航班延误、1000架次取消。纽约肯尼迪机场管制员短缺率达90%,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甚至出现6小时空管真空。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警告:“若停摆持续至感恩节,空域关闭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这场政治闹剧带来的经济损失正在以小时为单位累积。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四季度GDP年增长率将因此下降1-2个百分点。按此计算,停摆43天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损失110亿至14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2.6亿至3.3亿美元。

  资本市场率先作出反应。停摆首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飙升18%,黄金价格突破2700美元/盎司。穆迪评级机构警告,若停摆持续至12月,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被下调。全球投资者正在用脚投票:10月外资持有美债规模减少420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最大单月降幅。

  在微观层面,企业运营遭受重创。美国旅游协会统计显示,停摆每周造成旅游业10亿美元损失,感恩节假期旅行预订量同比下降23%。波音公司位于圣路易斯的工厂因联邦航空局审批停滞,被迫延迟三款机型交付。更严峻的是,75万名联邦雇员的停薪休假正在形成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摩根大通模型显示,每停摆一周,零售业销售额将下降0.3%。

  这场危机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层病灶。自1977年以来,美国已发生22次政府停摆,其中2018-2019年创下的35天纪录如今被轻松打破。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道格拉斯·埃尔门多夫指出:“当预算审批从政策工具异化为党派武器,当‘否决政治’取代责任治理,制度设计的制衡机制就会沦为制约工具。”

  两党现在的策略已发生根本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分析:“以往是一方坚持、另一方妥协,现在双方都把停摆当作政治工具。”这种转变在数据中清晰可见:2025年参议院表决中,民主党仅3名参议员支持共和党法案,远低于2018年停摆时12%的跨党派投票率。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治理能力的系统性衰退。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显示,停摆导致劳工统计局停发就业数据、经济分析局中断GDP核算、人口普查局暂停通胀指标计算。这些数据真空不仅让美联储货币政策陷入盲区,更动摇着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息根基。

  当特朗普在法案上签下名字时,这场危机留下的伤痕仍在持续。9项年度预算尚未敲定,4200万人的食品救济仍存变数,航空业的混乱可能延续至圣诞季。更根本的改革迫在眉睫:建立跨党派预算委员会、引入自动延续拨款机制、将社保医保等民生项目排除在年度博弈之外。

  在这场危机中,一个细节值得深思:当国会大厦游客中心因停摆关闭时,华盛顿纪念碑前的抗议人群举着“治理不是游戏”的标语。这或许正是美国政治需要重新回答的问题——当党争凌驾于民生之上,当政治算计取代责任担当,这个国家是否还记得“政府由人民创立”的初心?

  历史终将记住2025年这个深秋:43天的政治僵局,4200万人的生存挣扎,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场危机不仅是两党博弈的里程碑,更应成为美国政治改革的转折点。毕竟,一个连政府基本运转都无法保障的体制,终将失去人民的信任与世界的尊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