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台办发言人读了两遍赖氏家庙祖训
【国台办发言人读了两遍赖氏家庙祖训】“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2025年11月12日上午,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厅内,发言人陈斌华手持话筒,目光如炬,将漳州市平和县赖氏家庙石碑上的祖训一字一句念出。面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期“不认祖宗”的分裂言论,这场跨越海峡的道德谴责,在两岸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事件的导火索源于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的一封公开信。11月10日,赖氏宗亲会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直指赖清德“台湾赖氏的根在大陆,不承认祖宗、不承认祖国,就是逆天之罪”。声明中强调,全球赖氏族谱明确记载,台湾赖氏始祖赖天赐于明末清初迁居台南,与福建平和县赖氏同宗同源。这一历史事实,在两岸赖氏宗亲中早有共识。“赖姓都是中国人,这是刻在族谱里的基因。”平和县赖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赖金辉接受采访时表示,赖氏家庙每年清明都会举行两岸宗亲联合祭祖活动,台湾赖氏后裔从未缺席。而赖清德身为赖氏子孙,却公然否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实为“数典忘祖”。11月12日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提及赖氏宗亲会的喊话时,陈斌华并未直接回应政治立场,而是从文化血脉切入。他首先展示了一张赖氏家庙的照片——青石碑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的祖训历经数百年风雨仍清晰可辨。“这句话不仅是赖氏家训,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斌华话锋一转,提到台北市区的忠孝西路、忠孝东路,“这两条主干道的名字,与大陆的‘孝道’文化一脉相承。忠孝、信义、仁爱、和平,这四条台北主干道,恰恰是两岸共同的价值根基。”随后,他突然提高音量,将祖训重新念了一遍:“我怕赖清德没听清楚,再念一遍——不孝之人罪逆天!”这一重复,被现场记者形容为“带着雷霆之怒”。陈斌华进一步指出:“任何分裂国家、背叛民族的人,都是不忠不孝之徒,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发布会后,“不孝之人罪逆天”迅速登上热搜。在微博发起的一项投票中,92%的参与者支持国台办“用传统文化反击‘台独’”的做法。
“老祖宗的话,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有力量。”网友评论获得点赞。他晒出自己家中的族谱,指出“赖氏第十七代孙赖清德”的记载清晰可见。而台湾网友“台南阿强”则留言:“我们台南赖家每年都回平和祭祖,赖清德不认祖宗,我们赖家人都不认他!”
国际舆论亦关注此事。英国《卫报》评论称,中国政府此次回应“跳出了政治对抗的框架,转而从文化伦理层面进行批判,展现了东方智慧”。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指出:“当‘台独’分子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联系时,大陆用宗族祖训反击,直击其道德软肋。”
此次事件背后,是大陆对台政策从“经济融合”向“文化认同”的深化。近年来,随着“台独”势力在政治领域不断挑衅,大陆开始更多挖掘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
“赖氏祖训事件不是孤例。”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宝华分析,此前大陆曾通过“妈祖文化”“郑成功信仰”等议题强化两岸联结,而此次直接引用宗族祖训,更具针对性。“当‘台独’分子否认血缘纽带时,宗族文化就是最锋利的刀。”
数据显示,台湾地区2300万人口中,约85%的姓氏可追溯至大陆。仅闽南地区,就有超过300个姓氏与台湾同宗。这种血脉联系,是“台独”势力无法抹去的客观存在。
“国台办此次回应,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策略。”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指出,一方面通过祖训进行道德谴责,唤醒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大陆近期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已对“台独”分子形成法律威慑。
他强调,传统文化不是“软武器”,而是凝聚民族共识的“根与魂”。“当‘台独’分子试图用政治操弄割裂两岸时,大陆用文化回应,恰恰证明了谁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传承者。”
回望历史,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到汪精卫“曲线救国”,所有背叛民族的行为都难逃历史审判。此次赖氏祖训事件,再次为“台独”势力敲响警钟。“不孝之人罪逆天”,这句跨越六百年的祖训,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祖先的敬畏、对国家的忠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线。任何试图分裂自己民族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世的反面教材。当陈斌华第二次念出祖训时,发布会现场的摄像机镜头,无意间捕捉到了窗外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与赖氏家庙的青石碑文一样,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