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又侠:坚决防止做两面人、搞伪忠诚
【张又侠:坚决防止做两面人、搞伪忠诚】11月12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署名文章《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其中“坚决防止做‘两面人’、搞伪忠诚”的论述如黄钟大吕,直指当前军队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痛点。这场围绕忠诚与背叛的深刻警示,不仅是对全军官兵的政治动员,更是对新时代强军路上思想防线的一次全面加固。“两面人”现象绝非抽象概念。张又侠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要自觉彻底地改造思想,全面肃清流毒积弊,坚决防止做‘两面人’、搞伪忠诚。”这一表述背后,是近年来军队内部正风肃纪的深刻实践。2025年某部党委在巡视整改中发现,个别干部在汇报材料中大谈“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私下却对改革政策妄加评议;某单位在民主测评中,有干部台上高呼“听党指挥”,台下却违规接受利益输送。这些案例暴露出,伪忠诚者往往擅长用政治术语包装私利,在组织面前扮演“绝对忠诚”的模范,实则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忠诚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军事专家分析指出,伪忠诚的本质是政治投机,其危害远超一般性违纪。当“两面人”占据关键岗位时,可能导致战略决策偏差、军事秘密泄露,甚至在战时引发指挥体系崩溃。2024年某次联合演习中,某部因个别干部虚报训练数据,导致作战方案与实战需求严重脱节,这一教训至今仍被列为典型案例。
肃清流毒积弊需要制度利剑。张又侠强调:“要突出组织建设强功能,尤其加强高层党委建设,带头把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各项要求落到底、落到位。”这一要求直指伪忠诚现象的根源——制度执行变形走样。2025年军队推行的“政治体检”制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官兵社交轨迹、消费记录、言论倾向,已筛查出37起“隐性不忠诚”线索。某合成旅建立的“忠诚度评估模型”,将理论测试、实战表现、家庭情况等23项指标量化打分,有效识别出5名“表里不一”的干部。
“反腐败斗争必须持之以恒。”文章明确提出将风腐同查同治作为突破口。2025年第三季度,全军纪检监察系统查处“吃拿卡要”问题同比上升42%,其中涉及采购招标、装备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案件占比达68%。某军工集团通过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斩断23条利益输送链条,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这些数据印证了张又侠的判断:“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让伪忠诚者无处遁形。”
思想改造需要直抵灵魂的深度。张又侠要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2025年军队开展的“理论走基层”活动中,某导弹旅创新“情景式党课”,将强军思想融入实战化训练。官兵在模拟发射场景中重温“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誓言,使理论学习从“纸上谈兵”转变为“战场实践”。数据显示,经过系统教育的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指令传达准确率提升31%。
“伪忠诚者往往缺乏理论根基。”国防大学教授王海涛指出,个别干部之所以陷入“两面人”陷阱,根本原因在于对党的创新理论一知半解。2025年全军组织的“强军思想知识竞赛”中,某合成营通过“理论闯关”“案例剖析”等创新形式,使官兵对“军委主席负责制”的理解深度提升27%。这种“学用结合”的改造方式,正在重塑新时代军人的精神世界。
忠诚建设必须服务于强军实践。张又侠将政治建军置于“十五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把维护核心、听党指挥扎根到官兵头脑中”。在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零差错”的表现,正是政治建军成果的生动注脚。某新型导弹方队指挥员透露,他们在训练中引入“忠诚度考核”,将政治表现与军事技能同等计分,确保“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底气来自思想深处的忠诚。
“现代化战争打的是体系,拼的是信仰。”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峰分析,随着智能化战争形态演变,部队对政治忠诚的要求更高。2025年某次跨区演练中,面对强电磁干扰,某部官兵凭借对强军思想的深刻理解,自主创新出“盲传指令”战法,这种源自信仰的创造力,正是伪忠诚者永远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从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原则,到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始终将忠诚作为立军之本。张又侠的文章再次敲响警钟:在强国复兴的关键期,任何对忠诚的动摇都可能付出惨痛代价。某部开展的“忠诚与背叛”主题展中,陈列的32封叛徒忏悔书,字字泣血地诉说着伪忠诚者的最终归宿。这些历史镜鉴与现实案例交织,构成新时代军人必须回答的时代考题。
“忠诚不是选择,而是宿命。”当1200名新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面对党旗宣誓时,他们佩戴的“忠诚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枚徽章背面镌刻的“绝对忠诚”四个字,既是百年大党的政治基因,也是人民军队走向世界一流的底气所在。在张又侠发出的忠诚动员令下,全军将士正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定力,筑牢新时代强军路上的思想长城,让忠诚的旗帜永远在战火中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