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12日电 11日下午,为进一步推动江门和香港深度合作,《“十五五”时期在大广海湾深化江门与香港新型工业化合作专题研讨会》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深化江门与香港在新型工业化、绿色发展和低碳领域的合作,与会嘉宾群策群力,为未来五年江门和香港深度合作建言献策。
当日,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建新、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关家明、香港江门总商会主席黄达东等人出席会议,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单位亦参会。会议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主持。

综研院供图
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建新表示,香港是江门第一大外资来源地,两地在科技、医疗、交通等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具备成熟条件的大广海湾经济区是深化与香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的理想平台,并诚挚邀请各界嘉宾到江门考察,呼吁大家为“十五五”时期深化合作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
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关家明表示,江门与香港在多个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基础坚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十五五”新时期,双方应把握两大方向:一是借助江门丰富的侨乡资源,共同将大湾区合作延伸至“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发挥香港国际枢纽作用,助力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他期待两地携手把握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市大湾区办主任胡其波介绍了江门市经济发展现状与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愿景。他指出,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全省经济“腰部”城市,“十五五”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未来,江门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区域协同与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和广东沿海经济带门户枢纽,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全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香港江门总商会主席黄达东表示,港邑两地渊源深厚,血脉相连、情感相通。应以“香港所需、江门所能”为切入点,立足互补优势,未来可聚焦绿色低碳、无人船及智能制造等领域,携手谋划合作项目。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两地资源整合与企业协同发展。

综研院供图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介绍了在大广海湾深化江门与香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的背景、基础、优势和重要意义,并汇报分享了初步设想,包括空间布局、产业方向、合作机制、重点项目等内容。
会议最后,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专题研讨会令人对江门与香港的合作充满信心,双方在绿色能源、算力、产业链与供应链等方面高度互补,当前正是深化合作的重要时机。他强调,合作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既要设定高远目标,也要脚踏实地、分步实施,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他呼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两地新型工业化合作结出丰硕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