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岁小孩姐回应破亚洲纪录夺冠
【13岁小孩姐回应破亚洲纪录夺冠】2025年11月11日,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内人声鼎沸。13岁的于子迪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以 2分07秒41 夺冠,不仅将尘封13年的亚洲纪录(原纪录2分07秒57,由叶诗文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创造)踩在脚下,更以破纪录之势为中国游泳注入一剂强心针。赛后她表示“很开心,很激动,没想到游这么快”。决赛第四泳道,于子迪的起跳并不占优。前50米蝶泳阶段,上届全运会冠军、浙江名将余依婷以27秒12领跑,而于子迪仅列第四。但转瞬之间,泳池风云突变——仰泳阶段,她以流畅的划水节奏将差距缩小至0.3秒;蛙泳阶段,于子迪的腿部爆发力如离弦之箭般彻底释放,在短短50米内实现反超,一跃占据首位,最终以领先余依婷0.89秒的绝对优势,强势夺冠。余依婷以2分08秒30的成绩摘得银牌,河南选手常墨涵则以2分11秒51的成绩收获铜牌。“赛前我仅仅想着要刷新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真没想到还能打破纪录。”触壁后的于子迪眼眶微微泛红,满是激动。这个来自保定的女孩,6岁时在水上乐园嬉戏玩水,自此便与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
9岁,她凭借出色的天赋和努力进入省队;11岁,便在全国赛场上斩获冠军;12岁,在世锦赛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她贡献出关键一棒,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奖牌得主。如今,年仅13岁的她,已然站在了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面对外界贴上的“天才少女”标签,她用实力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金牌,只是我征程的起点,而非终点。”
于子迪的惊艳亮相,恰似一颗璀璨新星,在中国泳坛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冉冉升起。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34岁的老将孙杨以3分49秒53的成绩位列第六。赛后,他面向看台深深鞠躬致意,声音哽咽地说道:“在前八名选手中,我是唯一的90后。看到上面那一排的成绩(张展硕以3分42秒82的成绩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夺冠),我忽然觉得,这十几年的坚持,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而与孙杨同场竞技的,是2008年出生、年仅17岁的山东小将张展硕——这位世锦赛双金得主,凭借破纪录的惊艳表现,向世界宣告:中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的接力棒,已然顺利完成传递。
泳池另一端,31岁的汪顺在第八次世锦赛之旅后,转战全运赛场。尽管200米混合泳成绩不及巅峰,但他与张展硕、潘展乐、季新杰在4×200米自由泳接力中破亚洲纪录摘银,以老将之躯为队伍注入定海神针般的力量。正如总教练崔登荣所言:“老将是脊梁,新锐是利刃,中国游泳的传承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于子迪的惊艳崛起,背后离不开科学训练体系的坚实支撑。据其教练团队透露,针对混合泳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分段强化+实时数据反馈”的先进训练模式。借助可穿戴设备,团队能够精准监测划水效率、转身角度等20多项关键指标,将技术细节的把控精确到了0.1秒的极致程度。而老将们的执着坚守,则源自对游泳项目那份纯粹而深沉的热爱——徐嘉余为了突破技术瓶颈,毅然决然地改变了坚持十年的出发姿势;汪顺则在半夜时分回看自己奥运夺冠的视频,用那份“鸡皮疙瘩”骤起的激动唤醒内心的斗志。
这种“科技赋能+精神传承”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游泳事业迈向崭新的高度。在2025年世锦赛的赛场上,19岁的万乐天打破了女子50米仰泳长达8年的奖牌荒,吴卿风与程玉洁则在50米自由泳项目中包揽了银牌和铜牌,彰显出中国短距离自由泳的集团优势。而以于子迪为代表的新生代选手,更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昂扬姿态,勇敢地挑战着世界游泳格局——在400米混合泳决赛中,她以4分33秒89的优异成绩,距离领奖台仅有0.06秒的微弱差距,未来前景可谓一片光明,令人充满期待。
当13岁的于子迪与34岁的孙杨在全运赛场隔空对话,当张展硕们用破纪录的成绩接过老将的火炬,中国游泳正以最生动的方式诠释“传承”二字的重量。这不仅是年龄的更迭,更是技术、理念与精神的代际传递。正如于子迪在领奖台上所言:“我想成为奥运冠军,这是我的初心。”而这份初心,正通过一代代泳者的接力,化作中国游泳奔涌向前的浪花。
此刻,深圳的泳池已归于平静,但中国游泳的新故事,才刚刚翻开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