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鸠山由纪夫: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
【鸠山由纪夫: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11月11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则声明,将东亚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再次绷紧。针对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的言论,这位以务实著称的政治家斩钉截铁地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这场跨越代际的政治对决,不仅暴露了日本政坛在台海问题上的深刻裂痕,更将一个核心命题推向前台:在历史与现实的十字路口,日本究竟该选择理性克制还是危险冒进?11月7日,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质询现场气氛紧张。当被问及“若中国对台动武是否适用集体自卫权”时,首相高市早苗抛出惊人论断:“若涉及武力行使,可能构成存亡危机事态。”依据日本2015年通过的安保法案,此类事态将允许自卫队突破“专守防卫”原则,实施海外军事行动。这一表述较安倍晋三时期“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模糊口径更进一步,直接将中国内政问题纳入日本国家安全法律框架。鸠山由纪夫的回应来得迅速而有力。11月8日,他即在X平台发文批判:“有人企图渲染危机推动军备扩张,但日本政府始终应尊重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11月11日,他再次强调:“把台海局势作为政治工具,最终只会让日本被拖入与自身无关的冲突。”这种连续发声与高市政府的激进路线形成尖锐对峙,在日本社交媒体引发超过50万次转发讨论。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论”并非孤立事件。自2024年10月当选自民党总裁以来,这位首相已多次在台海问题上突破红线:上台首日便暗示可能出兵干预,11月7日更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生死存亡”直接捆绑。这种叙事逻辑与1931年“支那事变”论调惊人相似——当时日本军部正是通过制造“中国威胁”逐步将国家拖入战争深渊。“历史正在发出危险信号。”东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山田孝之指出,“2015年安保法通过时,日本街头曾爆发20万人抗议,如今高市政府却在用更激进的方式拆解和平宪法。”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日本防卫预算连续三年以超过10%的幅度增长,2025年度预算更达6.8万亿日元,其中32%投向远程导弹和航母改造项目。
在右翼势力甚嚣尘上的日本政坛,78岁的鸠山由纪夫显得格外孤独。这位曾因承认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就殖民历史向中国道歉而遭右翼攻击的政治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历史自觉。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时,他便直言美方“口头坚持一个中国,行动上耍两面派”;2023年8月,他更在演讲中警告:“如果真发生台湾危机,日本只会走向毁灭。”
这种立场源于对现实的深刻判断。2024年中日贸易额突破3500亿美元,在日华裔人口超过100万,任何军事冲突都将导致双输局面。更关键的是,中国区域拒止能力已形成完整体系,日本若强行介入台海,其西南诸岛军事基地将在第一时间被纳入打击范围。“鸠山派”学者主张的“中日韩自贸区+东亚共同体”构想,与高市政府的“军事正常化”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彰显了大国定力。11月10日,发言人林剑严正指出:“日本领导人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性质极其恶劣。”中国驻日大使馆更直指要害:“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多次以‘存亡危机’为由发动侵略,如今再提此类说辞,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要重蹈覆辙。”
从国际法角度看,日本的主张完全站不住脚。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均确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就连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兵推也显示:若日本介入台海冲突,其本土遭受打击的概率将上升至68%,经济损失可能超过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十倍。
当高市早苗政府沉迷于“军事正常化”幻梦时,鸠山由纪夫的理性声音愈发珍贵。这位经历过战后重建的政治家深知:中日关系的稳定符合双方根本利益,而台海和平更是区域繁荣的基石。他主张的“友爱外交”理念,强调通过对话化解分歧,而非用武力制造对立,这种智慧在当今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尤为稀缺。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1945年日本战败的教训、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的阵痛,都在提醒这个国家:军事冒险终将自食恶果。当高市政府试图将日本绑上地缘政治战车时,鸠山派学者在国会提交的“和平宪法永续化”法案,或许代表着另一种未来可能。在这场关乎东亚命运的博弈中,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正如国防部发言人所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志坚如磐石,能力无可置疑。”而对于日本而言,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如何介入台海,而在于如何汲取历史教训,与邻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这,才是对日本国民负责、对地区稳定负责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