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鸠山由纪夫: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 高市早苗的”危机论”实则在“玩火”!
创始人
2025-11-12 02:01:59
0

  鸠山由纪夫: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

  【鸠山由纪夫: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当日本政坛右翼势力在台海问题上不断"玩火",11月11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犹如一记清醒的钟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不应干涉"。这句直指核心的表态,不仅与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武力介入"叫嚣形成鲜明对比,更让国际社会看清:在历史与现实的十字路口,日本政坛仍存在着理性与疯狂的激烈角力。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可能性的言论时表示,日本领导人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11月7日,在国会答问环节,高市早苗抛出惊人言论,她声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动用武力,极有可能构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依据日本相关法律,一旦出现被判定为威胁日本生死存亡的“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便有权行使集体自卫权。针对高市早苗的这一不当言论,11月11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其社交平台上明确表态:日本理应尊重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一客观事实,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本绝无干涉的理由。

  高市早苗在国会抛出的“存亡危机事态”论调,绝非一时口误。这位向来以“修宪派”形象示人的政客,正妄图通过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为日本军事扩张松绑、突破限制寻找借口。其背后的逻辑链条清晰且险恶:强行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的“存亡”生拉硬拽地捆绑在一起,为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炮制所谓的法理依据,最终目的则是服务于日本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实现军事战略野心的目标。

  这种危险的叙事背后,暴露出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教训的集体性遗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那场战争给日本自身及世界带来的惨痛代价,似乎并未让某些政客真正认识到“干涉他国内政”所将付出的沉重代价。更为值得警惕的是,高市早苗之流正将日本一步步推向地缘政治博弈的风口浪尖,把日本国民的安全绑在军事冒险的战车上,让日本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

  与现任政客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鸠山由纪夫始终保持着政治家的历史自觉。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日中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更在台海问题上明确划出红线。这种立场不是偶然的妥协,而是基于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深刻理解——日本作为战败国,没有任何资格在主权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鸠山的清醒源于对现实的准确判断: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已使台海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都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更重要的是,他深知中日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500亿美元,任何军事冲突都将导致两败俱伤。这种务实态度,恰恰是当前日本政坛最缺乏的战略智慧。

  日本政坛在台海问题上的躁动,让人不禁想起上世纪30年代的悲剧前奏。当时,部分政客同样以"保护在华利益"为名,逐步将国家拖入战争深渊。今天的"存亡危机论"与当年的"支那事变"论调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来转移国内矛盾,为军事扩张铺路。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日本也再难找到可以依附的军事同盟。当高市早苗们沉迷于"军事正常化"的幻梦时,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核威慑与区域拒止能力并存的今天,任何轻举妄动都将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鸠山由纪夫的表态之所以引发关注,正因为它代表了日本国内仍存在的理性力量。这些政治家清楚,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符合双方根本利益,而台海和平更是区域繁荣的基石。他们主张通过对话化解分歧,而非用武力制造对立,这种智慧在当今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尤为珍贵。对于中国而言,既要警惕日本右翼的军事冒险倾向,也要珍惜像鸠山这样的"知华派"声音。通过扩大经济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可以逐步消解日本社会的对华偏见,为两国关系筑牢民意基础。毕竟,历史证明,对抗没有赢家,合作才是正道。

  当高市早苗们还在为"武力介入"的可行性争论不休时,鸠山由纪夫的清醒提醒犹如一盆冷水:在21世纪的今天,任何试图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地区和平的行为,都注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日本政客该做的,不是如何介入台海,而是如何真正汲取历史教训,与邻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这,才是对日本国民负责、对地区稳定负责的正确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