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元变199元?是省钱还是套路 直播间狂欢背后的消费陷阱!
创始人
2025-11-11 21:03:58
0

6000元变199元?是省钱还是套路

  【6000元变199元?是省钱还是套路】“原价6000元的苗药神丸,现在只要199元!家人们,这是给你们的专属福利!”2025年“双11”期间,某直播间内主播声嘶力竭的叫卖声与背景中西装革履的“厂家负责人”形成强烈反差。这场持续15分钟的“道歉式砍价”戏码,让一款名为“安宫小秘丸”的食品以12瓶装199元的价格卖出800余单。然而,消费者收货后发现,这款宣称能治疗脑梗、心梗的“神药”,实为普通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赫然标注着“食字号”。在名为“方小芳”的直播间里,主播与“厂家负责人”上演着一出精心编排的戏码:西装男士先是标价6000元10瓶,随后在主播“为家人谋福利”的道德绑架下,价格经历6000元、5000元、600元的三级跳,最终定格在199元12瓶。这种堪比电视剧的砍价场景,在2025年“双11”期间成为多个直播间的标配。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路易某某”直播间:主播身着拍卖师礼服,手持木槌,将9.9元的鸡排堡包装成“上流社会入场券”。“所有想要踏入精英阶层的家人,打‘想要’参与竞拍!”这种荒诞的营销方式,在“双11”期间创造了单场37万元的销售额。“这种套路本质是利用消费者的占便宜心理。”北京工商大学营销专家李教授指出,“通过制造价格幻觉,让消费者误以为获得超额价值,实则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记者调查发现,“安宫小秘丸”并非孤例。在某电商平台,一款宣称“溶栓通脉”的“纳豆激酶片”,月销量超2万单,其生产许可证同样为食品类别。更令人震惊的是,某直播间销售的“降压神茶”,主播竟现场展示“患者”从轮椅站起的视频,而商品详情页却标注“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这些直播间利用平台监管漏洞,通过暗示性话术规避法律风险。”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王律师分析。在某直播间,主播虽未直接宣称美白功效,却通过展示消费者“使用前后对比图”,配合评论区“脸确实白了一个度”的留言,成功诱导消费者下单。

  这种灰色操作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记者暗访发现,某些MCN机构专门培训主播如何“打擦边球”:将“抗炎”说成“抗火火”,把“减肥”替换为“掉秤”。某培训机构内部资料显示,经过3天特训的主播,其商品转化率可提升40%。

  “双11”的消费陷阱远不止虚假宣传。上海消费者刘女士发现,同一店铺的咖啡胶囊,她的账号显示166.32元,同事账号却只需125.32元。“我们都是88VIP,也不是店铺会员,这40元差价从何而来?”更荒诞的是,当她投诉后,同事账号价格变为165.43元,她的价格则降至156.43元,“价格像在玩捉迷藏”。

  这种“千人千价”现象背后,是算法技术的滥用。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经营者不得根据消费者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实施价格歧视。消费者遭遇此类情况,可要求平台解释价格构成,并保留截图作为证据。”

  价保承诺的失效更让消费者寒心。杭州赵女士在某主播直播间104元购买的背心,两天后旗舰店降价至96.3元。客服却以“价差来自红包”为由拒绝保价。“红包难道不是消费者应得的优惠吗?”赵女士的质问,道出万千消费者的无奈。

  直播间乱象不仅限于保健品领域。2024年11月,羽绒服行业爆出惊天丑闻:某批次7万件羽绒服含绒量为0,童装羽绒服两个月售出6万余件假货。尽管如此,2025年“双11”期间,199元羽绒服仍充斥各大平台。某品牌客服声称“让利消费者”,却拒绝提供质检报告;另一店铺99元羽绒服,消费者收货后发现填充物竟是碎布头。

  “羽绒服造假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专家透露,“从劣质原料供应到虚假检测报告,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团队操作。消费者看到的低价,本质是质量欺诈。”

  面对愈演愈烈的直播乱象,监管部门已展开行动。2025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网信办开展“净网行动”,重点整治直播间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截至11月10日,已查处违规直播间2300余个,封禁主播187名。

  平台责任亟待强化。某电商平台新规要求:所有保健品直播间必须公示成分表,功效宣称需提供临床报告;价格变动超过30%的商品,需向消费者推送价保提醒。这些措施实施后,相关投诉量下降65%。

  消费者自身也需提升维权意识。赵占领律师建议:“购物前要核查商品资质,保存直播录像、聊天记录等证据;遭遇侵权时,可向12315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当“双11”的狂欢渐趋理性,这场由6000元到199元的价格跳水,暴露的不仅是个别商家的道德缺失,更是整个消费生态的信任危机。重建健康的市场环境,需要监管利剑出鞘、平台担起主体责任、消费者擦亮双眼。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个购物节真正成为消费者的福利日,而非套路的狂欢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