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11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随著香港特区政府10日确认第八届立法会选举161名候选人资格有效,距离投票的12月7日不到一个月,香港进入立法会选举的“竞选时间”。特区政府随即在11日展开举办39场选举论坛,另外也有不少政团、机构正筹办不同界别候选人的交流会,供充分宣传、良性竞争。

香港特区政府在11日展开举办39场选举论坛,图为11日举办的其中一场论坛。 香港中通社图片
本届立法会选举将从地区直选、功能界别、选举委员会界别分别选出20、30、40名议员。从候选人名单可见,此次选举竞争激烈程度显著提升。
地区直选候选人总数比上届增加45.7%,每个选区都最少有5名候选人角逐2个席位,个别选区甚至出现“6争2”局面;功能界别差额率达100%,选委会界别差额率达25%。选民不仅“有得选”,而且可“优中选”;对于候选人来说,则更需要拿出真材实料,充分展示实力,才能争取选民支持。
对于香港落实新选制后的又一场重要选举,特区政府全力推进选举组织动员,体现提速提效的原则。首先是资格审查程序高效顺利完成,今次参选人较上届更多,但资格审查更快,较上届提早3天公布结果。正如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所言,尽快完成是因为希望可给予更多时间让候选人尽快展开选举工程,让选民有充分时间了解每一位候选人的政纲,在投票日时作出选择。
其次是公布候选人名单后,第二天早上即展开选举论坛。11日早上举办的首场论坛属于地区直选,候选人在政府搭建的平台,充分向当区居民展示贴地气政纲。从现场气氛来看,这种论坛对于选民加深认识所有候选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除了官方举办的论坛,不同政团组织也已筹备见面交流会。其中,香港政团民建联9日举办交流会,邀请一众参选人介绍政纲。此外,香港各界别协会、社团也已邀请候选人与具备投票权的选民交流。
换言之,候选人通过资格审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约一个月,官方和民间的选举论坛、交流会、见面会、电视节目,每天超过一场,数量比上届有增无减,媒体全程报道、市民直观对比。候选人除了拜票行程,更需抽出时间精力,各出宣传招数、充分讲解政纲,才能被选民看见。
官方选举论坛为候选人提供平台,也构筑了理性沟通的桥梁,在有序组织下,让候选人就经济民生议题进行深入讨论,让选举回到良性竞争的正轨,而不是抹黑或人身攻击之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