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军公开新家伙 攻击-11霸气亮相
【空军公开新家伙 攻击-11霸气亮相】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空军将重磅推出主题微电影《梦远》。预告片中,一架编号“玄龙08”的神秘飞行器从机库滑出,与歼-20战机组成编队直冲云霄。随着官方确认其正式名称为“攻击-11”,这款全球首度实战部署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攻击机——攻击-11,犹如一把锐利的匕首,正式撩开了中国空军“无人化+智能化”作战体系的神秘帷幕。攻击-11采用了极具前瞻性的无尾飞翼布局与翼身融合设计,机身45%的部分均运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其表面更是精心覆盖了宽频纳米吸波涂层。如此精妙的设计,使得它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低至0.0001—0.001㎡,宛如一只微小昆虫的信号特征,在雷达的“视线”中几乎难以察觉。其设计的精髓之处在于大胆取消了传统垂尾和平尾,转而依靠6个射流小孔来精准控制飞行姿态,这一创新彻底消除了气动舵面带来的雷达散射源。扁平化喷口设计更是独具匠心,通过冷却气流混合有效降低了尾流密度,再配合S型进气道巧妙隐藏发动机叶片,让“爱国者-3”防空系统的探测距离大幅缩短70%。不仅如此,襟翼、副翼边缘经过削边处理,机腹内置弹舱门采用锯齿状结构,进一步压缩了雷达反射信号,使其隐身性能达到了极致。这种极致隐身设计,让攻击-11在印度S-400防空系统的探测下,探测距离骤降至数十公里,而它所搭载的精确制导武器射程普遍超过50公里,形成了“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的绝对优势,宛如战场上的幽灵,让敌人防不胜防。
攻击-11的作战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它的作战半径可达1500—2000公里,最大航程更是高达4000公里,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能够覆盖广阔的作战区域。它可携带2吨弹药,其中包括8枚精确制导炸弹,命中误差控制在5米内,如同精准的手术刀,适合打击指挥中心、雷达站等高价值目标;还有2枚重型导弹,既可搭载长剑-10巡航导弹执行纵深打击任务,也可配备PL-15远程空空导弹实施空中拦截,展现了其强大的多任务作战能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攻击-11曾模拟歼-20雷达信号,使“爱国者-3”拦截效率从70%骤降至30%,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电磁压制能力,仿佛在战场上布下了一层无形的电磁迷雾,让敌人的防空系统陷入混乱。在2025年东部战区实战化训练中,10架攻击-11组成的集群在强电磁干扰下,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侦察定位、电磁压制与精准打击的全过程,验证了其“侦察—干扰—打击”闭环作战能力。这种集群战术犹如一群凶猛的狼群,让航母战斗群防空导弹库在12分钟内耗尽,彻底颠覆了传统防空体系的线性拦截逻辑。
攻击-11的核心优势还在于其作为“忠诚僚机”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双座版歼-20S后座飞行员可指挥4—6架攻击-11,前座飞行员专注飞行,后座则实时处理无人机传回的战场数据,形成了“有人指挥、无人突击”的高效作战链条。改进型攻击-11更是配备了可折叠机翼,能够适配076型两栖攻击舰电磁弹射系统,成为全球首款隐身舰载无人机。它从076型舰起飞后,作战范围可覆盖第一岛链核心节点,如同海上的利剑,随时准备出击。每架攻击-11在虚拟空间拥有精准镜像,通过高速数据链实现“物理机—数字机”毫秒级同步,即使部分无人机被击落,剩余机体也能自动补位重构作战链路,突防成功率保持98%以上,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作战韧性。
影片中,歼-20、歼-16、运-20等现役先进机型纷纷登场,场面震撼人心,让人不禁对中国空军的强大实力心生敬畏。同时,影片也可能隐含着对未来隐身战略装备的期待,与“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发展目标遥相呼应,预示着中国空军将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迈进。
在《梦远》预告片中,歼-20、歼-16、运-20等现役机型组成的“空中方阵”已足够震撼,但真正引发全球猜测的,是那个尚未揭晓的“新家伙”。结合弧形机背与座舱盖设计,军事专家普遍认为,这极可能是传闻已久的空警-3000预警机。若猜测成真,这款采用共形天线技术的新一代预警机,将彻底颠覆传统“大盘子”设计,实现360度无死角探测,其雷达性能甚至可能超越美国E-3“望楼”,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空中指挥中枢。
而中国空军的“划时代”装备远不止于此!歼-20“威龙”:全球首款采用鸭翼布局的五代机,凭借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隐身能力,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多次与外机“交锋”,以绝对优势捍卫领空安全。其双座型更被曝将搭载忠诚僚机,开启“有人-无人协同”空战新模式。运-20“鲲鹏”:最大起飞重量220吨的“战略空运之王”,不仅在抗疫中承担医疗物资运输重任,更在高原、沙漠等极端环境下验证了卓越性能。其改进型运-20B已换装国产涡扇-20发动机,载重与航程再上新台阶。轰-6N:虽基于老平台改进,但通过加装空中受油管与巡航导弹,战略打击半径突破5000公里,成为全球唯一能覆盖第二岛链的现役轰炸机,为“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梦远》预告片中“隐身战略装备”的暗示,折射出中国空军对未来的深远布局。从“攻防兼备”到“空天一体”,中国正以“三步走”战略推进空军现代化:第一步,用歼-20、歼-16等装备构建“区域拒止”体系;第二步,通过空警-3000、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机等装备实现“战略预警与控制”;第三步,则指向更遥远的太空——卫星网络、高超音速飞行器、空天飞机……这些曾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装备,正在中国科研人员的实验室中逐步变为现实。
76年前,人民空军白手起家,用“米格走廊”的硝烟证明了自己的存在;76年后,这支曾经弱小的力量已成长为战略空军,用“20系列”装备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空中长城。当《梦远》的镜头掠过歼-20的尾焰、运-20的机翼、以及那个尚未揭晓的“新家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空军的硬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对蓝天的永恒向往——那是一种“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更是一种“守护万家灯火”的担当。11月11日,让我们共同期待《梦远》的正片揭幕,见证中国空军如何以“新家伙”为笔,在苍穹之上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