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批跳企鹅舞的大学生出现了
【第一批跳企鹅舞的大学生出现了】“最初只是想缓解期中考试的压力,没想到会这么火。” 2025 年 11 月初,西安交通大学两千多名学生齐跳企鹅舞的视频在短短 4 小时内引爆网络。伴着 “明月几时有” 的魔性音频,一只身着笔挺西装、头戴精致礼帽的 “高雅企鹅”,在屏幕上扭动着腰肢、摆动着胯部,那模样滑稽又可爱。这条乍一看荒诞无厘头的视频,却意外成为了近期全网热捧的 “快乐密码”,引得无数网友竞相围观、分享。当西安交通大学 2000 多位学子在操场化身 “高雅人士”,身着统一着装齐跳企鹅舞,甚至关灯后跳得更起劲,这场线下 “集体发疯” 让网络热梗照进现实。
当晚 7 点整,随着《智慧树》栏目儿童版企鹅舞的熟悉旋律响起,广场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活动现场,医学院学生自发组成 “急救小队”,带着血压计为参与者测量;管理学院学生则开发出 “企鹅舞积分系统”,参与者可通过扫码获取运动数据。
企鹅舞的流行轨迹,恰似一部中国青年文化的变迁史。2010 年,李宇春在 Why Me 南京演唱会首创企鹅舞,设置歌迷互动环节,相关教学视频通过央视国际平台发布,开启全民模仿热潮。
2020 年,央视《智慧树》栏目播出儿童版企鹅舞,让动作深入家庭场景。2025 年,虞书欣在湖南省文旅厅冰雪景观视频中表演该舞蹈,与林一发起网络挑战,三天内抖音播放量破 5 亿次。
当周深在演唱会跳抽象企鹅舞引发全场大笑,当卢昱晓穿着企鹅服拍摄挑战视频,这种低门槛、高互动的舞蹈天然具备传播基因。在 “内卷”“躺平” 成为热词的当下,企鹅舞的爆火折射出 Z 世代独特的压力释放方式。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数据显示,2025 年大学生焦虑指数较五年前上升 19%,而参与集体舞蹈的学生抑郁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若回头梳理近年的网络热象,便能发现年轻人的 “解压表达” 始终带着独特的巧思。从 “我没招了” 的自嘲式吐槽,到 “抱一抱” 的调侃式缓冲,再到如今 “高雅企鹅” 的沉浸式演绎,表面上是 “认怂”“发疯”,实则是换种姿态与生活较劲。如今的年轻人,一边被学习绩点、工作 KPI 压得喘不过气,一边又怕在家人朋友面前露怯,只能在网络世界找个 “情绪出口”。而西安交大的千人企鹅舞,将这份线上共鸣延伸到线下。对着企鹅视频点赞大笑,是把 “上班要优雅、下班想发疯” 的矛盾轻轻说出来。
比起 “正能量鸡汤” 的强行打气,这种 “不装、不端、不硬扛” 的方式,反而更贴近真实的生活。谁不是一边觉得 “快撑不住了”,一边又跟着魔性的节奏,悄悄给自己续上 “再坚持一下” 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