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斤小学生尿酸飙到440 医生提醒
【126斤小学生尿酸飙到440 医生提醒】近日,浙江省新华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接诊了一例令人震惊的病例:一名仅10岁的四年级男生因体重超标、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被检出尿酸值高达440μmol/L(同龄儿童正常值应≤357μmol/L),确诊为高尿酸血症。这一案例再次敲响儿童健康警钟,医生呼吁家长需警惕饮食结构失衡对青少年代谢系统的潜在危害。据接诊医生、风湿免疫科主任杨科朋介绍,该男孩身高1.48米,体重却达126斤,BMI指数严重超标,腹部脂肪堆积明显。检查显示,其尿酸值不仅远超儿童标准,甚至已接近成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诊断阈值(420μmol/L)。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男孩尚未出现关节肿痛等痛风症状,肾功能也未明显受损,目前通过饮食干预和定期监测即可控制病情。详细问诊后,医生发现男孩的饮食习惯存在明显问题:平日几乎不喝白开水,将碳酸饮料和奶茶视为“解渴神器”;家长为“增强营养”,每日变着花样炖煮鸡汤、鸽子汤、老鸭煲等浓汤,导致孩子脂肪和嘌呤摄入严重超标。杨科朋指出,这类高糖饮料中的果糖会促进尿酸生成,而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食物则富含嘌呤,长期过量摄入易引发尿酸代谢紊乱。
“过去认为痛风是‘老年病’,如今门诊中青少年患者占比显著上升。”杨科朋透露,仅今年上半年,科室已接诊十余例儿童高尿酸血症病例,最小患者仅8岁。他分析,除了遗传因素,儿童肥胖率攀升、运动量不足、高糖高脂饮食普及是主要诱因。“部分家长误以为孩子胖是‘健康’,实则已埋下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儿童健康问题的年轻化趋势已不容忽视。长久以来,痛风等病症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属”,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被卷入健康危机的漩涡,像这位四年级小男孩般尿酸严重超标的情况并非个例。这种年轻化的转变,背后是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儿童过早地承受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健康负担,不仅影响当下的生活质量,更为未来的成长发育埋下重重隐患,可能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
不良饮食是儿童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在这起事件中,小男孩把碳酸饮料和奶茶当水喝,家长还常煮鸡汤、鸽子汤、老鸭煲等为其补身体,这些看似“关爱”的举动,实则是将孩子推向健康深渊的推手。碳酸饮料和奶茶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糖、果葡糖浆等成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进而使尿酸生成增加;而各类滋补汤品,在长时间炖煮过程中,肉类中的嘌呤会大量溶解于汤中,孩子频繁饮用,无疑是在大量摄入嘌呤,长此以往,尿酸居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此外,现代儿童普遍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炸鸡、薯条、蛋糕等,而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不足,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儿童健康问题的恶化。
家庭和社会在儿童健康管理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盲目给孩子进补,认为多吃肉、喝滋补汤就是对孩子好,却忽略了食物的营养均衡和适量原则。同时,社会环境也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各类快餐店、饮品店遍布大街小巷,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琳琅满目的零食更是让孩子们难以抗拒。社会在为孩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不利于健康饮食的氛围。因此,家庭和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家长要学习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社会应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规范广告宣传,减少不健康食品对孩子的诱惑。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26 斤小学生尿酸飙升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积极行动起来。从家庭到社会,从每一个个体到整个国家,都要高度重视儿童健康问题,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莫让不良饮食“催熟”儿童健康危机,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