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一风力发电大风车扇叶折断掉落
【江西一风力发电大风车扇叶折断掉落】近日,江西九江。网传鄱阳湖服务区附近一台风力发电大风车设备叶片断裂,玻璃纤维在空中飞舞。据视频显示,在风力发电的风车柱子上,清晰可见标有“吉电股份”的字样。针对这一情况,有媒体拨打了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所公布的联系电话进行询问,而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该事件的具体情况。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事发时当地风力较大,断裂的叶片在风中剧烈摆动后坠落,机身出现明显摇晃。叶片主体及部分部件散落在风电场周边,大量轻质玻璃纤维碎屑随风飘散至数百米外。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并担忧吸入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公开资料显示,涉事风力发电机叶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此类材料虽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性,但断裂后产生的微小纤维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暴露或引发呼吸道疾病。尽管事故发生地距离鄱阳湖服务区较远,但周边居民对空气质量安全的担忧迅速升温。事故发生后,媒体致电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吉电股份)官网电话询问情况,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暂不清楚事件细节”。而根据设备标识及后续调查,涉事风电场实际运营方为“江西中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吉电控股旗下企业)。该公司工作人员证实事件正在处理中,但拒绝透露叶片断裂的具体原因,仅表示“目前以现场处置为主,后续才会涉及材料安全等问题”。
这种“先处理后回应”的态度引发争议。部分网友质疑企业是否存在隐瞒风险或推卸责任的行为,尤其是对玻璃纤维扩散可能造成的长期健康影响,企业未给出明确预警或防护建议。对此,都昌县多宝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已要求运营方尽快清理现场并评估环境影响,但具体措施尚未公开。
九江事故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都昌县发改局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意外事件,同时强调“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作为预防措施,当地已在涉事电机周围设立围挡,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目前,事故具体原因正由第三方进行调查,以确定是材料疲劳、制造缺陷还是维护问题导致的叶片断裂。当媒体致电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电话进行询问时,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现出谨慎态度,仅表示“暂不清楚该事件情况”。
江西九江的事故并非孤例。就在近期,瑞典175MW Bjorkvattnet风电项目也发生类似事故——一台风机的叶片发生断裂。目前,瑞典风电场的五台同款风机已停止运行,风机制造商GE正在紧急查找事故原因。无独有偶,新疆风电场也曾被传闻发生风机叶片断裂事故,不过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额敏有限责任公司很快发布声明澄清此为不实信息。该公司在声明中指出,他们在塔城区域的所有风电项目均未发生任何风机叶片断裂事件及相关安全事故。
风机叶片断裂只是风力发电装置众多故障中的一种。研究显示,老旧风力发电机组普遍存在发电机故障率高的问题,导致风机频繁停机,严重影响运行。这些故障不仅降低发电量,甚至还会影响风机运行安全和发电机使用寿命。根据专业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典型故障包括主轴超速、齿轮箱油温异常以及并网接触器故障等。其中,变桨故障也是常见问题之一,某风电场曾因主轴电缆磨损导致变桨故障增加。
风机叶片断裂事故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问题,它更对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产生影响。这类事件引发公众对风电安全的关注,可能影响未来风电项目的选址和社区接受度。在更广的层面,风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能源转型进程。比如巴西,10月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下降了37%,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产能过剩和电力基础设施不足导致该行业损失超过10亿雷亚尔。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一个现实:全球能源转型不仅需要增加清洁能源生产,还需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尽管发生事故,风电行业的扩张步伐并未停止。就在今年8月,吉电股份刚刚获得了1507.93MW风电项目的核准。这一项目位于贵州省,使2025年公司累计新增核准项目容量达到1,607.93MW,达到公司上年度总装机容量的10%以上。同时,行业专家也在积极研究解决方案,包括对双馈异步发电机常见的散热系统故障、机械结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风机叶片坠落事件已经超出了单一事故的范畴,它揭开了风电行业快速扩张背后的一系列隐患。从江西到瑞典,从叶片断裂到发电机故障,风电产业在追求产能的同时,面临着质量与安全的平衡难题。随着吉电股份等企业不断获得新项目核准,如何确保这些设施长期安全运行,成为比建设速度更为关键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