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察:十五运的湾区“黑科技”正重新定义体育盛会
创始人
2025-11-10 18:03:06
0

香港新闻网11月10日电(记者 一林)在昨(9日)晚上刚刚开幕的全运会上,人形机器人奏响千年青铜礼乐让观众赞叹。从“机器狗”现身将全运会吉祥物交给火炬手开始,第十五届全运会上很多全球首创的湾区“黑科技”就引爆了关注。本届赛事不仅呈现竞技激情,无处不在的科技元素,正在重新定义一场体育盛会的想象力,也让“科技感”从赛场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日常。

人形机器人:开幕式的突破性表演

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璀璨的夜空下,三台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手持青铜击槌,精准敲响来自广州南越王墓的西汉青铜句鑃。随著第一声清越的颤音划破天际,标志著全球首次由人形机器人演奏千年礼乐,这也成为十五运会开幕式中最具震撼力的科技注脚。

作为开幕式首个节目,Walker S2面对的不仅是乐器,更是珍贵的考古文物。资料考证,这组刻有“文帝九年”铭文的青铜句鑃,最大者重达40公斤,最小的亦有10公斤,演奏时需对敲击位置与力度进行精准控制。优必选研发团队通过“类人眼”双目视觉系统,使机器人实现了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同时,全身力位混合控制技术将敲击力度误差控制在10%以内,成功复现了人类乐师才能演绎的韵律美感。

这场表演本质上是群体智能技术的终极考验。通过“群脑网络+LoRa”通信架构,三台机器人在容纳八万人的场馆中实现了厘米级的动作同步。其搭载的Co-Agent智能体技术,更完成了从单机自主到群体协同的跨越。

据南方网报道,Walker S2是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其身高176厘米,重70公斤,全身共有52个自由度。它不仅拥有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能够3分钟自主换电,还搭载自研的全球首个专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体技术Co-Agent,实现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的智能化突破,被称为“永不停机的新质生产力”。

除了开幕式的突破性表演外,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还将深度参与十五运会多个核心环节,在比赛现场、MOC赛事运行指挥中心、主媒体中心等多个场景上岗提供智能化服务,推动“科技服务赛事”全方位落地。

湾区智造:全运会与前沿科技发展的融合

第十五届全运会以全球首创技术引爆关注:人形机器人首次独立完成火炬传递,深海“燃冰”采火刷新纪录,开合屋盖与移动斗屏打造多维场景……科技创新的浪潮贯穿整个全运会的赛事。

藏不住的赛场“黑科技”,有多硬核?从火炬传递可见一斑,十五运会打破历届惯例,首次实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同传。这里开始,写满了科技赋能:今年1月2日上午,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上“机器狗”现身深圳,将全运会吉祥物交给火炬手。10月,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中国南海北部海域下潜至水深1522米处的海马冷泉区深海“燃冰”采火,乐聚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0号火炬手”独立完成了传递任务。

而“夸父”手持的火炬本身即是一大科技集成——采用3D打印不锈钢花瓣结构,可耐受1000℃高温;内部三层隔热结构配合精控恒温芯技术,确保手持部位温度始终低于37℃。更令人惊叹的是其AI环境自适应系统,能在8级强风和中雨条件下保持稳定燃烧,三层滤网与泄雨槽设计则彻底解决了雨水侵入问题。

开放的环境,创新的基因,湾区这片土地从来是全运会与前沿科技融合的见证者。据媒体记载,早在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就首次投入使用远程微机网络系统处理各项成绩、纪录和资料。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告别了“纯手工作业”,在体育科技化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国产体育器材开始崭露头角。电子计时、激光测距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竖起了国内第一块大型LED显示屏。

当2025年的盛会再临,又让我们看到一个时代和众多产业向前奔跑的身姿。

让体育之光的科技照进市民生活的日常

这些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普通人的观赛与生活体验,科技不再只服务于运动员。赛事运营智能化:通过“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实现场馆仿真管理,实时监测人流、设备状态,并运用“北斗+5G”高精度定位技术保障通信流畅‌;‌赛场提供无人化服务‌:部署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导盲犬、无障碍服务机器人等,提升残障人士出行效率及赛事服务响应速度‌;智能的安防机器狗,通过AI识别与电磁弹射技术,实现了从预警到主动干预的全流程安防升级。

即使是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八万人场馆的每个位置音色、观众多角度观赛自由视角系统,都通过钕磁低频驱动单元与“心型指向”技术和“北斗+5G-A通感融合高精度定位,让在场观众无论哪个方位都有最佳的沉浸体验;打开“全运广州”小程序,使听障人士能够实时获取信息服务,听障人士只需一键呼叫,就能连线平台上的手语翻译志愿者获得远程服务,让更多人“听见”全运会。

大型赛事成为前沿技术的“超级试验场”将创新的生产要素不断组合: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鸟巢”钢结构、“水立方”膜结构、高速摄影机、电子发令系统……中国制造惊艳世界。它还是第一届全面采用高清转播的奥运会,加速全球电视产业进入高清时代。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设了全球第一个4G LTE示范网络,参会者率先体验了高速移动互联网,让中国4G技术的全面商用和普及进行了成功的预演和宣传,使中国第四代通信技术得到了极大推广。

回溯体育赛事科技发展的数十年轨迹,大型赛事中的"黑科技"正经历著三大跃迁: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从赛事服务延伸至全民体验,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本届全运会精心构建的未来科技生态,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为前沿技术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在十五运的赛场上,从运动员装备到观众体验,每一个细节都凝聚著湾区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智慧结晶。这些经过赛事严苛检验的创新成果,在未来将如源头活水般反哺产业,推动全链条实现质的飞跃。(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